第B16版:乐享 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 一种针对无知傲慢的解毒剂

    朱学东/文

    ■作者简介

    朱学东,路边美食达人,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做过大学老师、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曾任《南风窗》总编辑、《中国周刊》总编辑、《新京报》传媒研究院副院长。

    米沃什有本非常了不起的书,叫《被禁锢的头脑》,我很喜欢。

    头脑被禁锢,有许多原因。对过往发生的历史的无知,也常常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对过往历史的无知,也有许多原因,有一些原因是因为智识不够而导致的选择性失明——他们宁愿相信灌输给他们的任何东西,而不愿意主动去寻检那些被刻意遗忘或者被无意遮蔽的历史。

    许多东西,因为时空隔阻,历史不可能重演,今天的我们也无法去亲自感受那些历史的场景——许多情况下,我们应该感谢自己没有生活在那些年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通过大量的自由的、而非个别的被规定的阅读,拂去历史的尘埃,去还原、触摸那些历史的往事,以理解我们今天从哪里来,置身何处,走向未来的路上,又应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反对什么。

    英国伟大的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说过一句话:“对历史的研究,是一种针对当代傲慢的强烈解毒剂。”套用他的说法,其实就是,大量而自由的阅读,是一种针对当代被禁锢的头脑的无知傲慢的解毒剂。

    1 《文学的阅读》

    洪子诚著

    北京出版社

    《文学的阅读》是洪子诚对于自己阅读史的记录,也有作者对自己所处环境、阅读动机和方法的反思,意在深入探讨读者怎样和阅读对象建立关系。既有对北岛、牛汉、商禽、张枣、许世旭、纪弦、梁秉钧、周梦蝶等中国诗人的诗歌的阅读经验,也包括对巴金、契诃夫、帕斯捷尔纳克、加缪、辛波斯卡等国内外作家文学作品的读后感。

    文学的阅读意味着什么?“这些文字,大多是读一些作家作品的感受,但是会延伸到读作品时,阅读者所处的环境,阅读动机、心情和方法等的讨论;也就是读者和阅读对象建立怎样的关系的问题。这也是取名《文学的阅读》这个书名的原因。”

    对于洪子诚而言,文学阅读不仅是职业需要,也是让自己的生活与他人的命运关联的方式。

    台湾大学哲学系殷海光教授,受其学生后来留学美国作为哈耶克关门弟子的林毓生来信启发,开始读文学作品,并深感此前无人在此方面给予指点,他回信林毓生谈自己后来读文学作品的感受时说:“第一流的文学著作固然不是纯知识,但刺透人生角落之深,启发想象力之激动作用,远非普遍性的知识所能及。”

    2 《园冶与时尚~明代文人的园林消费与文化活动》

    康格温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园冶》是明末著名叠山师计成著作,倡导建园叠山“时雅宜”,代表了明时叠山建园艺术的最高水准。本书将计成著作与明代文人园林生活及精神寄托勾连,考察了明代消费社会及园林艺术及产业发展和士大夫阶层顽强保有自我阶层特色的努力和关系,并探究了《园冶》的版本流传。书后附录的书目及寻访线索对喜欢研究明季社会者来说很有价值。

    这本书也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并指点了我进一步探访的路径。

    至此,加上此前读过的叶康宁的《风雅之好——明清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赵柏田《南华录》,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唐力行《商人与近世社会》,佐藤仁史《近代中国乡土意识——清末民初江南的地方精英和地域社会》,明清江南社会的印象也比过去丰满了许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