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7版:乐享 荐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阅读 一种针对无知傲慢的解毒剂

    3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阿伦·布洛克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人文主义是指古希腊的西方思想传统,这一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被人们重新发现,并发扬光大;人文主义是指对人的价值的珍视态度,以及一种对人类经验与理性的信任。布洛克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流播以及它所遭遇的挑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内容跨越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艺术史等。

    曾经,启蒙时代,人文主义登上了王座。尽管人文主义有明显的软弱性,但它所表达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和理性这些人类价值和尊严的坚守,却蕴含了无限的能量,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它真正摧毁,无论是当年的宗教力量,政治和战争,还是后来的信奉非理性精神的现代主义。即使遭遇了纳粹和斯大林极权主义的打击,人文主义依然可能,因为人类行恶,但崇善——在历史的抽象叙述背后,在个人世界中,我们都会发现勇气、自我牺牲、悲天悯人、承受苦难等卓越的人类榜样,他们都会表现出超越其所在环境的惊人力量。无论发生什么,都应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个体,并且相信自己有权并理应被当做个体受到尊重。

    人文主义传统被重新发现以来,产生了创造自己新世界的信心,人文主义拒绝接受关于决定论与还原论的观点,坚持认为,即使人类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自由,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拥有选择的自由。人文主义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作出合适的选择,正确的预见结果,或者躲避灾难,但它能保证的是:只要我们还有勇气与意志存在,我们手中就仍然握有选择的机会。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翻译。

    4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瞿同祖著

    中华书局

    本书是我在行旅途中读完的。瞿同祖先生的这本名作,读来大长见识之外,更有不寒而栗。

    过去我们说“万恶的旧社会”,这本书谈的,就是那种“万恶”——中国古代的宗法礼教社会,实是以礼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表面细致无遗的繁文缛节,实为严防身份地位阶级,也是权力之分。即使国家主权收会后,也还是如此。在此差序格局下,若违礼教,万民皆猪狗。

    除了本书主述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以及法律由法家转被儒家掌握,中国古代法律如何演变成儒家主导法家辅之的,更向我展示了礼教之下,中国传统社会的残酷性,虽然以前也知道很多,但如此集中呈现,还是第一次读到。

    鲁迅说,每一页都藏着吃人两字,这本书里,从旧法律的角度,将吃人及何以吃人,讲得清清楚楚。

    5 《亢奋战:纳粹磕药史》

    诺曼·奥勒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

    这本书描述的纳粹,是我们过去所“不熟悉”的纳粹,由从上到下的瘾君子组成的纳粹。诺曼·奥勒从故纸堆里翻捡出那些零碎的未被人注意的文献中,给我们拼出了一幅纳粹磕药图景。奥勒认为,这个最初靠意识形态动员的国度,最后是如何依靠日趋滥用的药物,来维系自身的运转,而它原来所拥有的一套令人惊惧的意识形态动力和专业能力,就这样被日益削弱,而这种蜕变早早在战争爆发前就开始了,奥勒称之为药片形式的纳粹主义。“对所谓的药物管制是一种有效的权力手段……这种调控并不是以科学认知为根据,而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

    狂热的杀人魔王们流淌的并不是纯粹的雅利安血液,而是化学的德意志之血,并且充满了毒素。

    那个被描绘成清教徒的希特勒,最后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瘾君子,他原有的直觉能力被药性覆盖,而施陶芬贝格刺杀案是转折的关键,刺杀虽然没能达到目的,却在精神心理层面给希特勒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希特勒陷入了一种由药物塑造的狂妄的自我精神中,最终意志身体俱毁。但奥勒指出,希特勒犯下的滔天之罪,与此无关,而与其最初形成的信念相关。

    真是难以想象的故事,但却是真的——就像戈林被捉住时,包里就带着数量巨大的兴奋剂。

    “一个注定要灭亡的政治体制,必然会本能地做出许多事情,来加速这一灭亡。”奥勒在扉页所引萨特的这句话,实在是点睛之笔。

    6 《文学履途——漫游在伟大故事诞生之地》

    纽约时报主编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纽约时报专栏汇编,它追寻了38位文学巨匠足迹感怀生活的旅行作品结集,它既向我展示了那些巨匠履痕所到之处的风景人文,也向我们介绍了作家作品与其生活及诞生之地之间直接或微妙的链接,不仅是一篇篇文化旅行作品,也是一篇篇文学之旅的导读。我很喜欢这本书,尽管书中不少作家我也是第一次听闻,当然,也有我熟悉和我热爱的,比如,最后一篇关于杜拉斯的越南,我早年看过梁家辉演的李云泰的《情人》的录像带;而最后第二篇,是关于鲍尔斯的,我不久前刚读过他的《遮蔽的天空》。

    也许我也可以东施效颦一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