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智库 趋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怎么干?

多位大咖宁波论剑

朱军红
郭大智
金宏洲
陈源
童玮亮
游五洋
田园
杨正道

    记者 乐骁立 整理

    上周五,由宁波市经信委、宁波市商务委、宁波市口岸打私办、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主办,B2B行业权威媒体托比网、鄞州区电子商务协会、阿里巴巴1688智慧市场承办的第五届中国产业互联网大会(暨宁波产业发展论坛)在我市举行,超过1000位B2B行业精英参与了本次主题为“下沉、耦合、协同”的行业盛会。

    互联网下半场的主战场在B端,这已是互联网人的共识,那么未来的产业互联网怎么干?记者精选了产业互联网大会中几位大咖的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上海钢联董事长朱军红:

    大宗商品的互联网化逻辑

    在大宗商品整个交易体系中,最顶端的期货市场,里面交易的规则是系统的自动撮合,效率已经达到极致,不需要别人再帮忙提高了;最底端的是零售分销,这个领域还有机会去做交易和供应链服务,提升体系贸易的效率;第三层贸易批发需要了解钢铁期货;第四层OTC市场把非标品变得标准,但是目前国内没有开放OTC的清算系统,三大期货交易所能做的量并不多,因此大宗商品的交易体系效率并不高。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价格指数标准的建立。上海钢联拥有全球钢铁指数的定价权,围绕着这一大块的非标市场,我们以撮合、自营和寄售的业务模式开展信息和数据的服务。

    阿里供应链研究中心负责人游五洋:

    产业互联网的前景与趋势

    从价值链的发展趋势看,它是从C端发起一直往上游倒逼,是一个逆向互联网的趋势,我们不会把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割裂开来,消费者没变就没有改变的动力。

    从整个商业系统来看,目前B2B处于分销/配销的位置,由此看To B业务的基础应该是供应链思维;既然B2B目前以分销视角切入,当然与其他分销体系在“流通效率”上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未来B2B会往产业链上游研发和设计角度切入,在下游的成本控制、物流服务、IT信息化工具和供应链金融方面超越传统分销体系的同时,努力向上游研发和设计扩张,争取更大化的利润。

    梧桐树资本创始合伙人童玮亮:

    每个垂直行业都可能出现“BAT”

    中国企业还没有完成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建设,因此每个垂直行业都可能出现2~3家一站式为行业服务的BAT。

    产业互联网的两组关键词,第一组叫开源节流,第二组叫数据交易。平台性的产业互联网一定要帮助企业开源,挣很多钱才有更多服务行业的机会;从SaaS切入行业的公司一定要拿到行业核心的交易数据,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更多交易相关的服务。

    我们对产业互联网的投资逻辑是管理赋能、交易赋能和交易。在管理赋能角度,从SaaS切入行业,从管理入手,拿到交易数据之后,为企业做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开源等;在交易赋能角度,从供应链、S2B或者服务赋能切入,数据是服务型平台公司的核心与灵魂,这样你的SaaS对于行业才有黏性;不管赋能的切入点有多少差异,最后做的事情都一样,与交易密切相关,所有行业企业都用上你赋能的一套系统和服务。

    阿里巴巴1688产业带

    &智慧市场总经理田园:

    通过销量拉动企业实现数字化

    我们的产业互联网目前我认为已经到了原材料采购的阶段,如果说我们的产业互联网是一个餐厅,那餐厅的原料就是数据,没有数据化我们无法谈论产业互联网。

    通过销量拉动企业实现数字化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手段,中小企业和贸易型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很低,销量拉动是最切实的手法;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从“教育客户”到“适应客户”思维的转变是提升数据采集效率的关键。

    目前制约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因素有:缺乏顶层设计、依赖人口红利、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建设等,最后我们应该知道产业互联网,传统产业占据主流,而互联网为其提供服务。

    e签宝CEO金宏洲:

    智能电子合同赋能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是存量经济形态下的企业转型升级,核心是企业数字化和在线化,数字化程度具体到企业的人财物事方方面面。

    电子签行业助力产业互联网降本提效,转型升级,目前在企业流程协同比如签名、审批、盖章、劳务合同签署和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为企业降本赋能,增强企业运转效率,中国数字化签署的革命将在3-5年内到来。

    中交兴路副总裁郭大智:

    货运大数据助力产业互联网

    物流行业现在是投资热点,它需要规模化发展和持续运营,这就必须要大量资金的进入。通过数字化赋能,有更好的方式提升更大的效率。未来物流会发展成网状,拥有更好的管理技术手段,把它建成网络式的物流化平台。

    百望股份首席战略官杨正道:

    产业数字化新逻辑:

    发票赋能、金融赋新

    国税局的发票管理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所有平台、企业做的生意和发票都是密不可分的,发票的数字化等于交易的数字化,会创造巨大的线下流量。

    按照我们的逻辑来讲,产业的数字化能够通过我们发票的数字化来打通,我们把发票变成数字化、结构化的信息,在发票的开具、归集、处理、应用、整体流转过程中帮助企业提升产能。

    积微物联高级副总裁陈源:

    数据化势不可挡

    数据化会成为未来产业互联网势不可挡的趋势。我们从原始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一路走来,思想、组织、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不去变革旧的理念,一定跟不上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