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武超,1977年生,管理学硕士,国际注册培训师,具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历,现为宁波本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见习记者 史旻 在距离2018年落幕不到半个月的临界点,ofo已经提前进入了新旧交替的至暗时刻,这个曾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创业公司享受过资本追逐,一度被大众打上“新一代互联网创业独角兽”的标签,而今却成为囿于资金链问题的“困兽”。许多曾经因ofo的横空出世猛打鸡血的创业者们不免产生彷徨:共享经济凉了吗?下半场还能怎么玩? 本次采访的创业者武超,拥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历,多年来,他在一个接一个创业者身边充当“二把手”的角色,经历了形形色色的高楼起落,而在今年,他决定翻开人生新篇章——自己去创业。 Q:您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验,从大型国企到广告公司,再到民企,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您所参与、观察到的创业案例也很多。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对于创业,有的人会注重团队背景,而有的人会更在意项目的发展前景,您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武: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我在创业选择中会更看重项目的前景,具体来说就是基于项目的发展背景和商业模式等因素所作出的判断。 团队背景固然重要,很多投资机构、投资人也经常会发表“与其说是去投资项目,不如说是去投资人”的感慨,但是我始终觉得,是项目的蓬勃发展让背后的运作人戴上光环,好的项目会给人激励。就像圆通的创始人喻渭蛟,当年向亲友借钱来到上海闯荡,最困难的时候甚至不得不向隔壁小店的老板借钱买米买油,但是他的触底反弹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快递行业的发展符合时代趋势,而他走在了前面。 结合那么多或好或坏的创业案例,我曾经设想的创业一直有两个维度:一是简单但持久;二是是否符合趋势。概括来讲,能否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幸福”,这是刚需,有市场,有生命力;二是“不与趋势为敌”,不论是什么行业,都要向互联网靠拢,这是大势。快递的崛起满足这两点,甚至“小黄车”前几年的风光也和这两点息息相关,我认为这就是当前创业的基本起跳线。 Q:您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个“农产品+互联网”的创业项目呢? 武:有个小故事,在美国一农场主家里有三块电子屏幕,一个是天气预报,另两个是国际期货市场。这位美国农民种的豌豆1/3是提前1年卖掉的,1/3是即将种的时候卖掉的,还有1/3是留着最后通过期货卖出的。 反观我们国内,自产自销仍是广大农民的主要生存途径,年年都会有某些农产品滞销、农民几年白干的社会新闻,其实,现在是有一些新环境、新手段,让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积极尝试的。 今年,我瞄准“吃得健康”这个主题词,在宁波合伙创办了本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准备以产自东北黑土地的有机大米打开宁波市场。一方面,“米文化”在江浙一带渊源颇深,宁波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对粮油需求也从追求数量进入到质量安全、品质优先的时代,优质东北大米在宁波显然就是我在前面提及的刚需;另一方面,我们是运用平台技术,把介于渠道与消费者之间的“窗户纸”捅破,也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通道的问题。 当然,东北大米只会我们的第一环,后续我们还想往更多农产品种类发展。 Q:市场上卖大米的那么多,即使品质占优,作为一个新兴品牌仍然还是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在未来,您会如何进行布局,使自己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 武:当然,大米品质优、来源可溯是基础,我们最大的特色还是线上线下联动的新零售体系。 按照粮油产品供应链的生态逻辑,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我们以“产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整合农业产业,这有点“破天荒”的意思。 另外,我们还要延伸产业链,设置粮食制品文化体验场景,形成集创意、创客、体验、文旅于一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这就是当前很热门的“体验式消费”,这种模式给予消费者线上的优惠与线下的服务,我们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Q:作为一个新兴品牌,当前,您有没有找到打开市场的突破点? 武:为了找到打开市场的活动形式,我这个“70后”决定搭一搭“共享经济”的快车,自本月29日起,我们会组织一个为期三月有机稻田认领活动。就是消费者交纳一定的金额,就成了对应面积土地的“地主”,之后会定期收到我们的大米作为回馈。 这是一种类似众筹的活动形式,在现在的创业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把它运用到像大米这类农产品上,就会产生一种很奇妙的化学反应。原来我们买大米,只能从价格、口碑进行自己的判断选择,我们获取具体信息的渠道时闭塞的。但是现在,消费者会变成“产地的主人”,通过我们的技术结合,他们可以参与到食物的生长、收割、制作中,增强他们与产品的联结,他们收到的农产品有了一种“私人订制”的属性,一件非常日常的小事就变得很有趣味性。 为了尽快地推广我们的产品与运营模式,我们目前将以企业端为突破口,开展一些组团认领活动,相信打响口碑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进来。 后记:传统的农产品种销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的到来,在慢慢发生改变。再联系武超时,稻田认领活动已经开幕在即,他与合伙人设想的农产品线下展示区已经在宁波成功落地,等待剪彩,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能否在共享经济的催化下另辟蹊径,还有待我们长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