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观察家 大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江再添一条沿海高速大通道

    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余明霞

    1月16日下午1点50分,宁海东(长街)收费站前分外热闹,车辆已排起了长队,翘首以盼着浙江又一条沿海高速大通道的正式通车。赶来的村民说:“盼这条高速公路整整15年了。”

    当天上午,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乐清段通车仪式在台州、宁波、温州三地同时举行,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在台州主会场宣布,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乐清段全线通车。

    下午2点,宁海东(长街)收费站迎来第一辆车。

    圆百姓期待

    事实上,“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是一回事。

    早在2012年,象山港大桥及接线工程就已通车,2018年9月乐清湾大桥及接线工程通车,加上刚刚通车的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甬台温复线温州南塘至黄华段。可以说,这条期待已久的浙江沿海大通道基本贯通了。

    其中,与宁波息息相关的三门湾大桥及接线高速公路全长54公里,起自象山戴港,止于三门县六敖,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其中,起点至力洋互通立交段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力洋互通立交至终点段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全线从北向南依次设置了茅洋、新桥、岳井洋灵南、宁海东(长街)、力洋、蛇蟠六个收费站,以及象山灵南停车区和蛇蟠三门服务区。

    浙江沿海大通道的走向基本与甬台温高速一致,只是一条靠西侧陆地,一条靠海边。既然与甬台温高速的走向差不多,为何还要再建一条差不多走向的高速?

    简单来说,就是“民心所向”。

    自甬台温高速公路于2003年年底全线建成后,它一度成了沟通宁波、台州、温州的交通要道,但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沿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浙江省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形成,甬台温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明显“提速”,局部高峰时段交通量已经接近通行能力上限,不少人都经历过堵在这条路上的时刻。

    而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的开通,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能分流甬台温高速上的车流,缓解拥堵。以宁波往台州走向为例,之前,人们去台州的椒江、路桥等地,都要先经由甬台温高速到临海,而现在,他们可以选择直接走沿海高速,方便快捷。

    同时,玉环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被改写——长期以来,玉环县“无高速、无国道、无铁路”,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后进生”,饱尝交通不便之苦。对于家住乐清湾大桥南塘互通边上的施秀乐而言,沿海高速的开通被赋予了家的温情,儿时在外婆家嬉戏的画面渐渐浮现在她眼前,“以前一般坐渡轮去外婆家,现在从南塘互通进去,直接上高速,快多了。”

    助经济腾飞

    这条浙江沿海高速公路正迎来它的“高光时刻”。

    据了解,整个项目起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途经象山、宁海等14个县、区,止于温州苍南浙闽交界处,与福建省福鼎市的高速公路网相接,建设工期约4年。

    此次通车的象山至乐清段是主体工程和重中之重,投资达543亿元,总里程225公里,创造了浙江同时段一次性通车里程的最长纪录。特别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三座跨海大桥的建成,成为贯通浙江5大海湾、连接沿海各地的重要通道,对于提升甬台温产业带经济,促进宁波、温州都市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沿海高速串联起数十个乡镇,助力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远销外地。像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的力洋互通设在平岩村,这里有村民600多户,其中500多户种桔子,是名副其实的种桔大村,村民们盼着这条沿海高速尽快通车,让桔子能搭上“顺风车”,更快地销往全国各地。

    “以后三门的青蟹可以很快运到宁波,运输时间节省一大半。”台州三门的杨永国多年来一直从事青蟹生产养殖,原先走甬台温高速到宁波至少得花2个多小时,现在一个多小时就能运到。

    另一方面,走出去容易了,引进来也更方便了,沿线地区的产业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

    三门县蛇蟠乡党委书记陈红琴告诉记者,从蛇蟠互通下高速,能看到三门-温岭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的核心区块,沿海高速的开通助推园区形成以旅游为引领的“30亿”生态旅游文化产业集群。

    眼下,台州恒投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希的物流基地正在建设,货物主要由沿海高速及健跳港的码头进出,无论水路还是陆路,交通十分便捷。

    象山泗洲头东岙村党支部书记鲍英钱更是迫切地表达了他对沿海高速的热忱:“我们东岙村作为省3A级景区村,一直以乡村旅游为核心发展经济,我们能预见到2019年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