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红城市的秘密 宁波能学吗?

周思聪 摄

    记者 乐骁立

    城市营销大战持续白热化,西安人唱着《西安人的歌》在永兴坊摔碗酒;成都人手牵手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贵阳人干脆哼着“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它们为什么会成为网红城市?宁波能学吗?

    1 吃亏的宁波话

    今年,如果评选最火方言“洗脑梗”,抖音网红“多余和毛毛姐”的贵州蹦迪版“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毫无悬念会荣登宝座,接着可能是赵本山的鬼畜歌曲“改革春风吹满地”与东北烤串姐的“来了,老弟”。

    谁也弄不明白,这么一个干干净净的男生,怎么就因为一顶橙色的假发解锁了内心的另一个隐藏的“毛毛姐”人格,使话题点击量超过20亿。

    其火爆的背后,有一个内在的主因,方言的穿透力。

    按照目前公认的分类方式,我国目前的方言大概分为官话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七种。

    而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云南、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方言都非常相近,共同组成了广大的西南方言(西南官话)。

    同时,西南官话也属于北方语系,内部差异小,互相也能正常沟通,占到了汉族总人口的75%以上;剩下的六种被归为南方语系,几乎无法跨方言沟通。换言之,归属于北方语系的西南方言天生就具备广大的群众基础。

    网红学者马未都对方言的传播有着这样的描述:“方言在传播中,最有力量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听懂。”

    因此,从《疯狂的石头》到《火锅英雄》,西南方言总能掀起浪潮。而更为接近普通话的东北方言,发迹史则要追溯到《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时代。

    而宁波话所属的吴语系,说者不到全国人口的7%,且吴语系内部也是派系众多,难以互相沟通。因此,宁波成为网红城市的第一大天然阻碍,是方言的穿透力不足。

    许多初到宁波的外地人总是说宁波人排外,宁波人凑在一起总是说宁波话,显得不怎么合群。事实上,在全国大部分地方,当地人说方言时外地人听得懂,但本质上,他们与宁波人一样的,只是说自家的方言罢了。

    2 烟火气与书香气

    当然,仅仅是方言绝不足以捧红一座城市。《无名之辈》导演饶晓志在聊起如何拍好一部荒诞喜剧电影时说:“最市井的人,就要用最市井的腔调。那种小人物的平凡和辛酸也能更恰当地流淌出来。”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的Philex撰文说道,重庆、成都能在过去的一年迅速成为网红城市,很大程度上源于“时间、空间、语言”共同组成的文化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生猛”。

    比如地形,《疯狂的石头》里,谢小盟看着头顶的长江索道对着女生说道:“每当我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就强烈地感觉到,城市是母体,而我们是生活在她的子宫里面。”

    而《火锅英雄》直接让“洞子”和“火锅”这两样本地人司空见惯的事物成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庆最火的餐饮噱头。

    总结起来,“西南滤镜”的生猛,就表现为扑面而来的潮湿、粗粝的市井气息。

    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的确是切中了当下掌控了话题风向的,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年轻人们的喜爱,这本质上是契合了如今的“反清新”潮流。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在近一年的内容生产领域,“日系”“小清新”过气了,不加修饰直抵生活本源火了。

    以城市的角度来看,重庆、西安、成都之所以在过去的一年成为“网红城市”,与其散不开的烟火气不无关系。

    “由那些湿漉漉的道路、剥落的墙皮、魔幻的地形、红通通的辣椒所共同构成的‘生猛’,说到底则是为那些希望嗅到生活的烟火气的人们,构建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Philex写道。

    再说直白一些,到底什么是烟火气?就是热闹。人类作为群居动物,聚到一起,因一件事情而让生活多一些“折腾”,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中国人的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也无一例外努力烘托这样一种气氛。

    反过来看宁波,相较之下似乎缺一点烟火气。

    去年12月31日23点,宁波天一广场举行跨年活动,广场上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迎着凛冽的寒风,追寻着“不一样烟火”,但现场没有主持人,没有音乐,当新年倒计时开始时,广场中间的LED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以至于许多人来不及拿出手机拍照。倒计时结束后,也没有灯光与烟火,广场上的年轻人都难掩失望的表情。

    的确,与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的“生猛”“酸爽”“火辣”“彪悍”比起来,宁波的性格显得比较“模糊”。同时,宁波的书香气也与烟火气形成了天然的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宁波营造一种更加新潮、更加时尚的热闹。台北的101大楼跨年、上海的外滩跨年都是现代都市与摩登气息的完美结合,似乎宁波应该学习与借鉴。

    宁波人与宁波城市,需要更多的娱乐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