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城市鸟瞰。翁志刚 摄 |
记者 乐骁立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每一次重点产业的大规模升级,都意味着城市功能的良性演变。六争攻坚,产业争先的目的就是奋勇争先,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克服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夯实宁波的发展之基。 从产业争先的蓝图看,宁波发展的路径十分清晰,首先是夯实工业之基,补齐三产短板,下一步就是奔向未来机遇。 夯实基础 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产业争先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2018年,全市产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总体态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左右,占全省比重提高近3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增加值470亿元,完成三年攻坚行动新增1000亿元任务的47%。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世方介绍,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6.9%和9.3%,增速均高于全市工业水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预计超过20%。 二是产业创新不断增强。全年规上工业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费同比增长30.5%,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9%,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新增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23项。 三是产业平台加速升级。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业聚集区体系更加完善。杭州湾新区汽车制造业产业基地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余姚机器人智谷小镇等3个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杭州湾智能终端产业园等13家产业园入选市级特色产业园。全市新建和提升小微企业园区20个。 四是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全年出让工业用地超2.62万亩,同比增长53.6%。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率达到13.2%;基本完成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主、民营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实现再担保业务金额15.4亿元;已投入使用小微双创服务券资金超1亿元,惠及全市小微企业1.2万家。 补齐短板 服务业重点领域拟实施200个项目 夯实工业基础的同时,宁波力争补齐短板。服务业一直是宁波亟待补上的短板,因此,2018年,宁波继续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市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林洁介绍,2018年我市重点构建了港航物流、现代金融、科技创新、电子商务等四大服务创新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其中,港航物流方面,宁波航运交易所研发的“海上丝路指数”已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现代金融方面,我市国家保险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保险科技产业园开园运营,20余家保险科技公司正式落户;科技创新方面,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体系加快建立,引进百亿规模的国投(宁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优质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新建了4家科技大市场专业分市场,累计达10家。在电子商务方面,我市已成为跨境电商企业布局的首选之地,包括天猫国际、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等国内十大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全部落户宁波,入驻企业总计达1100多家。 同时,宁波继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统筹谋划。聚焦港航物流、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工业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六大重点领域,我市制定印发了《2018年服务业争先攀高发展主要任务及分工方案》,有效落实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服务业项目争速、建设重大平台载体、打造龙头骨干企业、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五大任务。 “同时,2018年我们重新梳理了全市服务业投资重点项目及其进展情况并制定《宁波市服务业三年攀高项目建设计划》,力争在重点领域实施200个项目,三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总投资达4800亿元,确保投资增速达8%以上。”她说。 而如何深挖新时代的港口红利是我市服务业的重要抓手。 林洁介绍,港航物流业是我市服务业重点领域,也是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的重要方向。去年年初,我市印发出台了《2018年宁波市港航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聚焦港航物流业重点领域,全面提升我市港航物流业发展总量和质量。其中,在政策突破方面,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宁波市加快港航物流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对港航物流企业、“互联网+”港航物流平台、港航物流集聚区及园区等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激励,目前我市已完成35家企业单位的政策扶持,补助资金共计1000余万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促进我市港航物流业提升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