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通讯员 张丰琦 唐淼淼 “热销菜品排行榜:第一名带鱼,重量70KG,金额8000元。” 打开惠风西路菜市场的系统后台,每一笔交易数据——卖的什么菜品、几斤几两、哪家商户、卖多少钱,就这么一五一十地摆在了副场长张亚珍的眼前。 要是在几年前,张亚珍怎么也想不到,一座城市里最接地气、最市井味的菜市场,还可以和“数据驱动”搭上边。更令她想不到的是,依托于邻里中心的菜市场,还可以摇身一变成各种脑洞…… 1 高颜值+黑科技,重磅加持 张亚珍所在的菜市场,坐落于鄞州区的惠风邻里中心。去年年底开业时,它就吸引了不少社会各界的关注,附近有居民感叹:“家门口开了一家跟超市一样的菜场!” 跟超市有多像?一进门,非但没有传统菜市场“脏乱差”的印象,还能感受到中央空调的气息;一进摊位,每一种蔬菜和水产都明码标价,还可以扫描电子屏为商户“点赞”;一买东西,还有天然海水供给的新鲜水产等着翻牌……用鄞州区商务局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就是“能让人穿着高跟鞋进来买菜”。 相比“高颜值”,管理者张亚珍更在意的,当属后台数据系统。“过去,场长想知道每家经营户的收益,只会得到‘蛮好、不咋好’这样泛泛的答复。即使开通了微信、支付宝,也做不到像现在这样,可以将每一笔交易的菜品照片、金额、数目、商户一一呈现,还可以让消费者扫二维码做食品安全追溯。” 一目了然的数据,让张亚珍“心里更有谱了”:她可以清楚地知道,拥有60余个摊位、2100平方米的菜场自开业以来,平均每日的营收在10万元左右;最受欢迎的摊位,是网红熟食“雄心烧鹅”;今年1月底,海鲜里就属带鱼卖得最好了;原来菜场周六上午的客流量,比周日上午要高出不少。 “我们可以就这些数据,多引进类似雄心烧鹅的店铺吸引人气、多和生意不理想的摊贩谈谈,还可以倒推一下客流变化的场景——为什么周六人气更旺呢?很可能是周边小区居民的子女回来准备做菜了。而周日大家又出门逛街,或者回自己的住处准备工作。” 惠风西路的“智慧菜场”,虽然还没有达到电商平台根据“用户画像”推送产品的程度,但相对完整的数据统计已经实现。这数据统计的载体,不是商户报价,不是微信、支付宝的后台,而是一杆由国研软件研发的智慧溯源秤。 “智慧菜场首先要解决数据采集的问题,而可以进行图像识别、关联上游渠道的追溯秤,就是一个收集数据的入口。现在智慧秤的识别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本能解决数据不够、数据不准确的痛点。”国研软件产品战略部相关负责人说。 在宁波,惠风西路菜市场,并不是“高颜值与黑科技”的首试。早在2017年年底,位于江北洪塘的优乐惠孙家菜市场一经开业,就成了人们口碑中的“明星”:空调、自动门、知名菜品、智慧秤、三江邻里店一应俱全,装修设计也颇有质感。进门后,有顾客的第一反应是:“怕不是新零售超市的味道?” 2018年6月,日湖菜场也与客户见面,这家菜场同样有供用户为商户“点赞”的电子屏,肉菜摊位也保持安静整洁。不同于惠风与优乐惠的是,日湖菜场的面积更大,蔬菜和海鲜分位于上下两层,最初的设计规划摊位也有190个之多。大规模与大客流,让这家菜场有了更浓烈的烟火气,时不时传来商户和客人“两块五一斤”的对话。 于是,人们习惯地称这三家与众不同的菜场为“五星级菜市场”。然而,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五星级菜市场”需由省市场监管局根据相应的标准统一认证。目前宁波市区的这三家菜场,虽然是“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但尚未得到省里的认证。 该负责人认为:“这些民间眼中‘星级菜市场’的出现,也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级消费需求的体现。现在人们购买生鲜的场所日益多元:菜市场、超市、新零售……如果这些新型菜市场的业态能够合理地分布,将是周围居民消费良好的补充。作为主管部门,我们也鼓励消费者去这些正规的菜市场购物、消费,在食品安全方面可追溯、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