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凌琳 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的阴影在不少投资者心头迟迟未能散去,然而,银行却不能坐以待毙。那么,怎样的产品才能一举抓住保守型投资者的眼球呢?除了去年末一炮打响,而后因监管窗口指导下线而遭“限购”尴尬的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外,眼下,“一浮到顶”的大额存单和传统银行的高息活期,或是甬城银行理财市场中最抢手的品种了。 大额存单利率涨声一片 听说当下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最高利率达4.18%,市民金阿姨忙将刚刚到期的20万元理财产品连本带利投了进去。她告诉记者,自己先前购买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4.9%,还是保本保息的,可现在,同样类型又同样安全的产品怕是难寻了。她表示,“过去一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一降再降,还说以后买银行理财产品不保证收益了,看样子,现如今买理财真的不能只看收益了,如果存款收益能有4%以上,那还等什么呢?” 事实上,与金阿姨有着相同想法的市民不少。本周,记者走访了甬上多个银行网点发现,20万元起售的大额存单再度成为市民抢购的“香饽饽”,原因是,在银行理财收益普遍下滑背景下,大额存单的利率不仅没跌,反而不约而同上调,个别银行甚至“一浮到顶”,报出4.2625%的年化收益率。 三年期年化收益率4.2625%,意味着要在当前同期定存利率2.75%的基础上上浮55%。换句话说,20万元资金,存上一年,就可以有8500多元的利息收益,三年收益超过2.5万元,五年收益达4.26万元以上。 来自wind资讯最新统计显示,当前,甬城银行在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4.2%的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亦不过3成,倘若存款收益能够达到保本型理财的收益,显然更得人心。 “以往,银行大幅上浮大额存单利率一般都只是针对部分期限的,而这次,基本上各期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浮。比如,中信银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不仅年化收益最高可达4.18%,收益还按月支付,吸引力着实不小。”一名正在银行咨询相关信息的市民戴先生称。 记者随后查询相关数据得知,今年以来,大额存单利率均值呈持续上涨态势。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大额存单利率均值除6个月期限的较基准上浮49.62%,其他期限均较基准上浮50%以上。 银行人士坦言,在资管新规之下,理财未必保本一说已为投资者普遍知悉。也正因为如此,受存款保险保护的存款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大额存单的高调存在,一方面,可以让投资者找到替代保本理财的最佳品种;另一方面,也不失为银行吸引资金的有效方法。当然,理财师提醒,虽然当前大额存单抢手,但投资还需讲求方法,一味“秒杀”并不科学。据分析,眼下,一年期内大额存单利率依然太低,还跑不赢货币基金,而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与三年期存单无差,但期限却过长,也未必适宜。相比之下,三年期大额存单会比较理想。此外,购买大额存单前,投资者务必了解所购大额存单提前支取能否靠档计息、如何靠档等疑问。 “花样活期”吊足市民胃口 不过,毕竟大额存单有着不少门槛。比如,起购金额高达20万元,以及利率上浮幅度较高的大额存单投资期限动辄三年。事实上,对于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银行同样不容错过。 自从余额宝收益锐减,还出现了各种门槛后,去年6月起,市民小杉就逐步将积蓄从余额宝退了出来。然而,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最近三周,互联网宝宝类产品依旧是跌跌不休,货币基金平均预期收益率也跌到了2.70%左右,八成以上的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在3%以下。 正愁没有合适的理财渠道,上周,小杉在朋友圈物色到了一款年化收益率3.8%的活期产品,一眼就爱上了。据银行表示,该产品并无十分苛刻的要求,只要在银行开户,存足2万元三年期定期(年化收益率为3.85%,不能提前支取),除此之外的活期账户中的存款,均可以享受活期3.8%的福利(利息按季度支付)。如第一天放10万元,便能产生10元的利息;第二天取走5万元,当日利息就是5元;第三天存入20万,当日利息便按25万元本金。3.8%的年化收益计息,本金可随时支取,利息统一按季支付。 去年底,民营银行智能存款一度风靡理财市场,然而很快,央行对互联网智能存款窗口指导,这种兼顾了流动性和收益率的高性价比存款因此开启了限时、限量销售模式。银行显然看到了市民投资者的需求所在,春节后,“花样活期”产品率先出现在甬城几家银行里,无不让市民心动,而银行揽储意图亦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