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文燕 去年冬季以来,感冒流感高发,因流感、肺炎等住院的孩子激增。像这类疾病虽非大病,但一旦住院,费用通常也要五六千元,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花小钱买份保险,或许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 记者从宁波几家经营学平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了解到,近一两个月以来,学平险理赔业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根据我市一家经营学平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透露,今年1月份的赔付数量比去年12月环比增长50%以上,其中,呼吸道疾病较为常见。 针对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记者比较了宁波各保险公司在售的很多医疗险,又请教了宁波市保险行业协会的专家,推荐三款普惠性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住院医疗费用支出。 范女士的意外惊喜 2月26日上午10点,市民范女士来到位于南部商务区的南洋大厦8楼,手里揣着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孩子的住院小结、用药清单等一堆材料,她来这是为女儿办理理赔的。10分钟后,还没走出大楼,手机银行传来了一条消息:银行账户有一笔1682.04元的收入。这笔钱是她给孩子投保的学平险的理赔款。 “孩子住院花费了6000多元,扣除医保,自己支付了4100多元,最终保险又理赔了1682.04元。”钱虽然不算多,但对范女士来说,却是意外的惊喜。 从幼儿园开始,范女士都给孩子购买一份学平险,这个保险一般都是学校通知购买的,范女士每年都没拉下过。她清楚地记得,幼儿园时候,孩子每年的保费是120元,去年上了小学后,保费变成了100元一年。但对于这份保险的保障内容,范女士并未多关心。 范女士的女儿平时身体还不错,但是每到冬天,很容易感冒,基本上都会烧上一回。以往几年,基本上吃药打针,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但在上个月月底,高烧来势汹汹,抽了血,拍了片,医生诊断扁桃体发炎加肺部有些感染,在门诊输了4天液,温度始终不见下来,可把范女士夫妻俩急坏了,他们选择了住院治疗。 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休息,范女士要了360元一晚的单人病房,除了病房价格有点高,孩子每天注射的药物却是比较常规的,除了一种进口头孢外,还有阿奇霉素和化痰的氨溴索。 女儿住院治疗6天,花费并不少,费用清单显示共计6000多元,扣除医保支付,自己要支付4100多元。范女士一边刷卡,一边咬牙吞下了已到嘴边的几个字:这年头连小病都生不起了! 之后她跟朋友叨叨“要好好吃饭,多多运动,不生病就是赚钱”时,却又意外得知了一个消息,自己口袋掏出来的4000多元医疗费,保险公司可以赔偿一部分,因为她女儿投保了学平险。 这周二,拿到1600多元理赔款后,范女士心里不免默默感叹了一句:每年交百把块钱的保险,还是有用的。 居民医保的“黄金搭档”学平险 对于学平险,家长应该不会太陌生,即学生平安保险,是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附加住院医疗保险的简称。宁波市保险行业协会针对学生是否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情况,推出了相配套的两个方案。 作为居民医保的“黄金搭档”,学平险是居民医保有效且必要的补充。学平险提供的住院、门诊医疗费用补偿与医保不冲突,不重叠,并实现了与居民基本医保的无缝链接。 申请医疗费用、津贴赔付时,针对已经医保结算的费用票据按照“医保已结算”承担保险责任,针对未经医保结算的费用票据按照“医保未结算”承担保险责任。 来自宁波市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宁波学平险为学生提供的风险保障为千亿元以上,赔付比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特别是幼儿园的赔付率攀升较快,2017年度幼儿园幼儿的赔付率达82.47%。可见,学平险在保障宁波学生的意外伤害、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