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放弃市场不值得,出口风险需留意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那么此时,究竟要不要进入或者退出美国市场? “美国与宁波互补性强,市场天花板极高,不能轻易放弃!”在今年的首场世贸通“外贸行”系列活动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宁波分公司的“总司级认证讲师”孟祥龙分享了他的个人观点。 为什么说“互补性强”?据宁波海关统计,1月宁波对美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首,出口115.2亿元,占同期口岸对美出口总额的48.2%;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次之,出口81.1亿元。宁波对美出口的电子电器、轻工杂货、纺织服装,恰好是美国对外依存度高的产品。 为什么说“天花板高”?美国是一个有着3亿人口市场的发达国家,Walmart、Costco等百强的零售超市加起来,仍然是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同时,美国还是一个有准入需求的市场,各方面管制也健全,一旦满足了准入的门槛后,将会是庞大的市场。” 不过,孟祥龙也提醒企业,美国市场依然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美国的市场竞争高度激烈,有着健全的破产制度,同时金融市场配套发达,资本运作及其风险隐蔽性较强。” 正因如此,近年来已经破产或面临破产风险的大型美国零售商不胜枚举:玩具反斗城、饰品店Claire’s、家用零售商Sears……出口企业,需要多长个心眼了。 根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外贸政策中,“首先将扩大信保扶持资金规模,降低小微企业政府统保平台保费费率;增强会展开拓市场力度,强化‘一带一路’及‘千企百展’市场开拓计划;扩大优质商品进口,承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探索建立境外投资跨部门审批联动机制;支持企业建设境外销售网络,引导企业与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对接。” 4 东方不亮,西方亮 “放弃美国”或许不值得,但也要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其中,“自贸区”恰是一个非常值得把握的机会。 在美国着力推进贸易协定的签署时,中国也在积极与多个国家和区域推进自由贸易协定,东盟、澳大利亚、智利……涉足这些市场,同样有不小的机遇。 “我们会对销往美国的商品做一些调整,会选择一些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避免和其他国家做同质化的竞争。今后,根据各类自贸协定政策优惠来调整市场,也是一种方向。”应秀珍说。 今年是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的第9个年头。根据相关协定的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可享受东盟的优惠关税待遇:一是,产品完全原产于中国;二是,来自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原材料货值占出口产品的货值不超过60%;三是,来自非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员国的原材料经过充分加工后制成的产品。 满足上述条件之一的出口产品,只要在产品的运输途中,未经过任何非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境内,或经过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境内时,产品在这些国家未经任何其他操作,就可凭海关签发的原产地证书,享受进口国海关给予的进口关税减免待遇。 据宁波海关统计,自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19年1月,宁波海关共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33.51万份,签证货值120.57亿美元,主要签证商品涉及机电产品、塑料制品以及纺织品等。面对东盟商机,宁波海关提醒,广大外贸企业应充分利用优惠原产地证书这一“经济护照”来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截至去年10月,中国已经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7个自贸协定,自贸区的“朋友圈”遍布全球五大洲。智利车厘子、澳洲牛奶可以出现在宁波人的餐桌,宁波生产的机电与服装,同样可以遍布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门店。 如果自贸区所带来的福利,还“加”上了“外贸综合服务试点”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想必能为企业催化出更美妙的反应。 “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需要时刻密切关注政治局势和政策变化,只有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才能知道该引领企业往哪里走。”应秀珍说。 还是那句老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家精神与每一位外贸人的努力加持,一定会想出应对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