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真的在大数据时代裸奔?

不少APP相册权限默认为“读取和写入”

    记者 乐骁立

    近来有个老段子突然又火了,吉利董事局主席李书福在去年正和岛新年论坛上表示,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用户的微信,并认为这样很容易暴露商业秘密。

    事后,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公开回应称,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会多一些担忧和误解,这很正常。且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同时,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尽管这只是一个网络上的小插曲,但也深深暴露出现代人对个人数据信息安全的担忧。

    可事实往往比想象更惊悚,记者在315前夕采访了一些业内技术专家,他们用的最多的词就是“裸奔”。那么,我们真的在大数据时代“裸奔”么?如果是,怎么给自己留条底裤?

    为什么在京东搜索过的东西会在抖音里跳出来?

    近来,记者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在京东或者百度等APP中搜索过的商品会在头条或抖音中作为推荐弹出来。是巧合吗?背后的真像让人后背发凉。

    宁波IT业技术专家Z博士解释,其实这个原理十分简单,利用的手机App中的Cookies记录。这与曾经PC端的技术大同小异,根据你的搜索,推荐相关的弹窗内容。只不过现在的数据抓取更为精准,而且标签化、脸谱化。这种标签控基本在如今的手机App中已经使用泛滥,抖音的原理本身就是你爱看什么就给你推什么。

    Z博士表示,现在对于互联网公司的这种行为基本是防不胜防,只能寄望于国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比如欧洲、北美的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德国制订《个人数据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外挂VPN风险巨大

    对社交软件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中国大陆是无法登陆“脸书”和推特账户的。于是,许多热衷这些App的朋友就会使用外挂VPN,“翻墙”浏览境外网站。这个事情本身就已经触及法律。而如今的VPN外挂在获得权限后更能将您手机里的信息同步上传到云端。因此,Z博士也提醒大家不要使用外挂VPN。

    这些App开启时,麦克风摄像头默认打开

    下面要说的事情,其实跟李书福的担忧殊途同归。

    大家打开手机,以苹果为例,操作途径按设置—隐私—相机或麦克风或相册或位置。大家就可以看到使用时,默认打开摄像头或麦克风或定位的App了。

    也就是说,当你打开这些应用时,你的手机正在盯着你看,贴着你听,知道你在哪。更加惊悚的是,当你打开相册选项时,你会发现两种权限。如“内涵福利社”的权限是“仅添加照片”。而一如“淘宝”“知乎”等等App的权限显示的是“读取和写入”。也就是理论上,这些App是有能力读取你相册中的所有照片与视频的。

    你可能会问,是谁授予他们权限的。答案是你自己——在注册时,你在勾选“同意”相关使用协议时,就授权了。

    “互联网公司的逻辑就是你要获得服务,就要默许这些。是不是很不讲道理?”Z博士调侃道。

    共享充电宝可以盗取数据?

    继续我们的惊悚旅程。共享充电宝能盗取手机数据,你信不信,答案是真的。

    就在前不久,多家媒体都做了暗访或测试。

    其中央视的测试人员选择了一家有移动充电宝的电影院,在充电宝植入芯片特殊程序,随机对使用者进行测试。

    这些充电宝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地拿到了使用者的照片,甚至在充电宝后台竟然可以操纵使用者的手机,任意发送短信,并随意进入使用者的手机支付系统进行消费。

    其实原理很简单,我们手机的充电线与数据传输线是同一条,同一个接口。这些使用者无一例外,在连接时点击了“同意USB调试与设备信任(安卓)”或“信任该设备(苹果)”,使充电宝获得了权限。

    因此,千万牢记手机接入手机移动充电桩、充电宝时,如遇到需要权限请求,一律拒绝。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