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报道 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AI钟摆落下 智甬还有多远?

记者 乐骁立 通讯员 吕咏

    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世界时间”是以全球某个最高层级的文明来定义的。比如两汉时期,“世界时间”是在西方的罗马城和东方的西安、洛阳。公元6世纪后,中国独享“世界时间”长达一千年之久。而从18世纪起,工业革命与信息化革命使“世界时间”一直停留在西方。

    随着AI的应用场景逐渐落地普及,代表着由人类创造的另一种高度的文明出现,或许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时间”正由AI定义。而在宁波,这座AI基因并不强的城市,改变也正在发生。

    语义理解AI

    竟“善解人意”

    现在,AI语音识别已经不是新鲜事,“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拥有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音箱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是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领会用户的口头语,或是了解用户的情绪。宁波薄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攻的就是自然语言环境下的AI语义理解与语态识别,尝试破解这个问题。

    说话目前是人机交互的最直接最简便场景,因此许多公司都在AI语言处理行业深耕。据薄言RSVP总经理王靖波介绍,AI语言处理分三个部分,首先是语音识别,也就是把语音转换为文字;第二个部分是语义理解,AI听见并听懂人话;第三部分是语音合成,也就是AI要说人话。

    而薄言最擅长的是语义理解部分,其所依托的团队是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方面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滑铁卢大学教授——李明博士创建。

    AI语义理解有几个难点,首先是理解歧义,比如“苹果”这个词,可能指的是一种水果;也可能是指苹果公司。因此AI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比如,将词语放在“她的脸红得像苹果”与“最近几个月苹果营收出现下滑。”两句话中,就能辨别苹果的真实含义了。

    第二是日常对话的自然语言中,我们常常有省略句的用法,记者在现场便开始考起了薄言的AI机器人“薄言豆豆”。

    “豆豆,北京今天天气如何?”豆豆便告知北京的天气情况。然后,记者接着问“杭州呢?”这就是日常对话中常见的省略句式,豆豆立马就有了反应,告知杭州的天气。

    第三个难点在于情绪的分析,中文对话中常常使用反问句表达情绪。比如“你怎么可以这样?”这其实不是个问句,当豆豆通过大数据的学习后,就可以辨别这些情绪性的对话,作出一些安慰的回答。

    然而豆豆不仅有这些智能,而且可以根据语境,回答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央视录制的《超越》栏目中,主持人阿丘问豆豆,“这次来北京有什么打算?”豆豆回答:“想去爬长城,想当一回英雄好汉。”这种句式已经十分接近人类个性化的思维模式了。

    目前,薄言已自主研发了一套完善的中文多轮对话引擎服务系统——薄言超脑,利用薄言超脑云服务成功打造了“薄言豆豆”儿童机器人,陪伴儿童,交流学习,启发智力。同时,利用薄言超脑语义理解技术,成功与华为、京东、小米、有赞等头部企业进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上深度合作,实现智能客服、情感数据分析、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多场景交互模式下的落地应用。

    目前,薄言RSVP已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级别的A轮融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