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4日,全国对外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新一线”城市有南京、杭州、宁波、武汉、西安、成都、郑州、苏州、无锡、厦门。从这些城市的经济数据中,记者梳理了一些变化与现象,也比较了一下宁波与这些城市优劣势。 杭州继续享受“亚运红利” 从对外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的10座城市的增速来看,宁波名列第9,仅高于苏州,考虑到苏州2018年GDP总量已经接近18700亿元,因此,宁波的增速并不出色。 而在浙江省内,除舟山和衢州尚未公布数据外,宁波无论是实际增速7.1%还是名义增速4.99%都排在最后一位。 再看宁波7.4%的规上工业增速,在10座城市中也仅高于杭州与苏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无锡、苏州、南京、厦门;进出口贸易增速比较出色,仅次于武汉、成都。 一季度杭州的数据也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规上工业增速仅为5.6%,低于全省平均3.4个百分点。 杭州比较亮眼的是第三产业,杭州一季度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提高4.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6.5%。杭州一季度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0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1%,增长16.0%,快于地区生产总值 8.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4亿元,增长15.3%,增速快于规上工业9.7个百分点。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762亿元,增长15.8%。旅游休闲、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和197亿元,增长11.9%和10.3%。 此外,2022年亚运会也持续为杭州带来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亚运红利”,一季度,杭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增长8.1%,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14.4%,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投资受地铁项目建设带动,增长93.4%,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个百分点。 汽车工业普遍疲软 中国汽车工业在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2018年行业产销量同比出现负增长,也是28年来首次。而汽车产销量下滑也是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周期性原因之一。 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目前已成为不少城市的支柱产业,宁波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增速为-4.9%,作为我市第一大产业,对工业增速与整体数据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同样面临汽车制造业失速的还有武汉,一季度,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9.8%,增速同比加快1.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12大工业行业增加值“9增3降”,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29.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6%,分别拉动全市工业增长5.1、1.7和1.3个百分点;而汽车制造业下降9.1%。 长江商学院认为,2018年行业增长的失速只是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共振的结果,2019年将逐步筑底企稳。但中国的汽车工业虽无近忧,却有远虑。目前看,中国汽车行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可能已经渐行渐近,本土车企未来需要直面来自外部的竞争。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并将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整体看《外商投资法》涉及加大多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其中汽车产业即是重点领域之一。 整体看,预计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开放也将是双向的,本土车企之间将产生明显的分化,能够把握自身优势、提升技术实力、实现与外资品牌良好竞合关系的自主品牌,将有望赢得更好的发展良机。 中西部持续发力 近两年,中部崛起的势头越来越强劲,郑州2018年反超佛山,与宁波一同进入“万亿俱乐部”。而今年一季度,郑州依然势头不减,主要数据都维持了8%以上的增速,而其汽车工业通过新能源路线也实现了逆势上扬。 一季度郑州工业生产回升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全市七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规上工业0.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上年全年、今年1~2月份1.3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 其中,全市光缆产量同比增长147.5%,工业机器人增长137.6%,锂离子电池增长117.4%,气体压缩机增长29.1%,水泥同比增长27.7%,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7.5%。 持续发力的还有武汉、西安、成都。其中,武汉市2019年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GDP)3357.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创2016年以来新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创近年来季度较好水平。 而西安也是工业持续加速,一季度,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9%。 受益于“一带一路”红利,成都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1238.2亿元,同比增长21.0%,占全省规模比重为84.8%。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329.7亿元,增长6.9%,占进出口总额的26.6%。 工业投资成宁波软肋 对比已经公布数据的10座城市,宁波的工业投资成为最大软肋。郑州市一季度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7.6%,分别高于上年同期、上年全年47.4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 而武汉市一季度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112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6个。3月份,有16个项目投资额超过5亿元,其中,华星光电T4、京东方、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弘芯半导体制造项目当月投资额均超15亿元。 工业投资直接影响着未来二到三年的工业运行,能否推动大项目、好项目的持续落地,激发企业投资的热情与信心,或许是宁波今年的重要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