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全球甬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5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舜宇集团创始人王文鉴:千亿集团平地起

    记者 朱一诺 整理

    【人物名片】

    姓名:王文鉴

    出生年月:1947年6月

    职业:舜宇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名誉董事长

    创业理念:四千精神、人才建设、“名配角战略”、钱散人聚、防止家族化

    

    “宁波近二十年企业的典范,没有之一。股权分散,钱散人聚,创始人持股比例很低,却造就几十位亿万富翁、几百位千万富翁,带动地方产业链,逐步发展出光学产业生态链,同时也是浙大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典范……”去年3月,东南商报一篇关于宁波为何没有独角兽的报道引发全城热议,一位读者在独角兽讨论群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的这家典范企业就是王文鉴创立的舜宇集团。

    群里,有人问:“为何说制造业不能出独角兽?舜宇就是啊。”

    有人赞:“舜宇‘名配角战略’做好了名企业的配角,反而成为了光学巨头。”

    有人说:“其他潜在的独角兽企业,无论股权结构还是产业跑道,都可以比对舜宇。”

    也有人感叹:“舜宇这样的企业是不可复制的。”

    2007年,舜宇光学舜宇光学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画出了一条向上攀登的迷人K线。从上市之初的38.2亿港币市值,到如今迈入千亿市值俱乐部,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当之无愧的黑马、炙手可热的新贵,再加上其主打的车载镜头雄踞全球第一,手机镜头和手机摄像模组名列世界第二,舜宇无疑是光学行业中的龙头。

    舜宇集团的成就,实则不必过多介绍,抛出“舜宇”二字就足以令人点头答应。如此集团能否被复制我们不得而知,但其创始人王文鉴和他的创业经历中,有不少宝藏和秘籍值得被借鉴与铭记。

    1

    内,闯入节能灯、通信电缆交接箱、工业陶瓷、温控设备、消防器材等等新领域。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没有谁生来是王者,一路披襟斩棘的王文鉴也未能创造奇迹,他不但没能赚到钱,还赔了800多万元。

    王文鉴不会轻易言弃,却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拓宽业务失败后,他痛定思痛,决心专注于光学产业。梧鼠五技不如潜心笃志,做到单行中的状元。要当状元,等得有突出的本领。

    1995年11月,公司升格为省批企业集团,开始启用“舜宇”商号、商标,更名为“浙江舜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舜宇”二字华丽面世。

    1996年,王文鉴在去台湾出差时,得知了台湾生产全球90%以上扫描仪这一信息。当时,扫描仪作为一种新型电脑输入设备,产生了年约2000万台的市场需求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主要的扫描仪厂和扫描镜头供应商都在台湾。王文鉴瞬时反应到,这是公司扩大镜头应用市场的极好机会,回去后便果断进军扫描镜头领域,立即引进吴俊等光学专业设计人才,组建技术研发部,着手扫描镜头的设计攻关。到了1997年底,舜宇自主开发的扫描镜头获得成功,并帮助舜宇平安度过了突如其来的东南亚金融风暴,这也让王文鉴深刻意识到自主创新的“改命”力量。

    贷款起家

    王文鉴生于百业萧条的解放前夕,创业于改革大浪澎湃的80年代,舜宇的腾飞有时代为汤底,有机遇为佐料,但绝离不开王文鉴的经营主料。

    上世纪80年代开厂,不难也难。无数人乘着改革的风,在浪潮中向前推进,却也易在大浪中被挤翻扁舟。当时,余姚粮食局和城北公社洽谈土地征用,希望能办一家有科技含量的工厂,时任余姚电容电器厂质检员的王文鉴,于是带着8名高中毕业生前往浙大学习光学冷加工技术。

    1984年10月,王文鉴团队学成归来,怀揣着6万元贷款,用原城北胶木厂的4间厂房,将舜宇集团的前身——余姚第二光学仪器厂办了起来。

    创业初期,王文鉴生产傻瓜相机镜片等极为基础的光学产品,并靠着为浙江照相机一厂提供镜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在37岁贷款创业的人本也不是畏手畏脚、摇摆不定之人,要在行业中站稳,得有过硬的本领。为此,王文鉴团队向浙江大学光电系进发,派人到浙大培训学习,请来行业中的“老江湖”传授经验。1988年,王文鉴团队与浙大光电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了科技生产联合体,通过产学研结合,掌握了光学领域的核心技术,并研究生产出了光学镜头、显微镜、望远镜等20多种光学元器件产品,远销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同时,公司先后与多家港台企业合作办起了合资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技术与产品得到了质的变化,足以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供货,产品市场也发展到了美日、西欧等更多国家和地区。

    从对高科技领域“一窍不通”,到在业内立足脚跟,公司在王文鉴这只领头羊的冲锋下,发展迅速。1994年,余姚市第二光学仪器厂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浙江大学余姚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创立十周年之际,销售额达到了6000多万元。

    阶段性的成就让王文鉴信心倍增,而产品和项目的单一性却逐渐让他感到不满足。喜人的成绩加强了多巴胺的分泌,这一年,舜宇放出了“到1999年实现产值10亿元”的豪言壮志。为此,王文鉴开始向其他业务进发,短短一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