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卖不动 水果价格飞涨,消费者开始捂紧钱袋,导致部分水果市场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 “你看这些苹果,3天了还剩那么多。”定宁街一位水果店主眉头紧锁,指着卖不动的苹果。她表示,去年一天的营业额约4000元,看着生意红火,今年扩大了店面,结果销售额一天仅2000元。 因为目前部分水果滞销,怕卖不出去,容易烂,他们现在也不敢进太多的货,“希望6月大量水果上市,价格有所回落。” “苹果价格的确影响了销量,以前一天卖3箱,现在3天才能卖出一箱(12.5千克)。”锦绣东城一连锁水果店负责人说,但近期随着时令水果西瓜、哈密瓜等纷纷上市,价格有所回落,因此整体影响还好,日营业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零售端的滞销,也传导到了批发市场。在兴宁桥东的水果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市场还比较繁忙,但在苹果、香蕉等批发区显得较为冷清。 “你看看市场有几家批发苹果的,就知道生意有多差了。”在苹果区一位摊主摆着手不愿多说。 香蕉区一位批发商指着冷库里一大堆香蕉感慨道,去年同期一天可以卖1000多箱香蕉,如今一天只能卖200箱左右,“都是天气惹的祸啊……” 孙乕是某电商平台的社区团购的负责人,同时他在紫郡社区和东湖花园都开有实体水果店。“针对水果价格上涨,以及运输、人工等成本增加,我们只能不断开展各类促销活动,利用会员黏性捆绑人流,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基本能维持收支平衡。” 孙乕也坦露了心中的忧虑,“我们也就是靠走量,毕竟水果烂了,会亏得更多。” 现在,孙乕想的是夏季水果赶紧上市。进入6月之后,市场上将会迎来大量新鲜水果的上市,包括西瓜、芒果、桃、葡萄等等,而这些水果供给规模的扩张,势必会逐渐压低其市场价格。 还能涨多久 不仅是宁波,全国各地的水果市场都涨声一片。 据央视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中旬,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的水果价格总体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80%,个别种类涨幅甚至超过100%。 据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数据。自4月份以来,其重点监测的7种主要水果(富士苹果、巨峰葡萄、鸭梨、菠萝、香蕉、西瓜、蜜桔)价格有明显上涨,平均价格不到两个月涨幅超过30%。 鲜菜、鲜果上涨已经影响CPI。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披露,4月份CPI上涨2.5%,创下6个月新高,猪肉、鲜菜和鲜果三类项目同比涨幅都超过了10%,成为拉动4月份CPI涨幅上升的重要因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期水果价格大涨呢? “由于去年富士苹果和鸭梨主产区受冰雹和霜冻灾情影响,座果率低,产量有所下降,导致今年价格比往年高出许多,现在卖的都是库存货,新果还没有上来,供应偏紧,价格就会比较高。”兴宁桥水果批发市场的一名苹果批发摊主说。 多位摊主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今年经常下雨,温度过低,导致西瓜大量减产。”一位西瓜批发商说,去年价格低,质量好,基本上10点半一车西瓜便可销售一空,今年收成差,西瓜涨到2.4元一斤,进货商也买的少了。 据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天气因素,在种植和流通环节中,肥料、人工以及土地、门店租金等上涨也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水果价格上行。 国金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边泉水分析称,水果价格上涨符合季节性规律,涨幅过大主要是由于去年秋季苹果减产,库存不足。由于水果集中上市时间存在季节性,水果的价格也呈现季节性,具体表现为6月至10月份7种重点水果平均批发价一般是下降的,其他月份平均批发价一般是上涨的。 另据申万宏源研究分析,今年年初以来水果进口量大幅下滑。以苹果为例,今年年初以来,我国苹果进口量大幅下滑,同时由于国内苹果库存不足,导致苹果总供应量明显下滑,苹果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考虑到我国水果供应主要来自国内,水果进口量下降对水果价格的推动作用有限。 此外,据早前公开报道显示,四川耙耙柑和丑橘涨价,是因为有投机者在价格便宜时大量收购囤货,约有一半产量存在囤货销售的现象。“苹果的涨价,也存在商人投机的可能,演变成了如今的囤水果逐利投机。”一位专做海南水果批发的摊主也认同这一观点。 不过,从往年水果价格走势看,入夏之后,随着应季瓜果陆续上市,价格会出现回落。今年入夏偏晚,春季气候不稳定,水果大量上市期有所推迟,预计随着应季水果大量上市,水果价格将季节性回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也表示,鲜菜、鲜果价格明显受到极端天气因素的影响,这些季节性的短期冲击不具有持续性。从目前来看,食品价格是有平稳的基础的。 那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