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这里,能否用高校来连接世界

Emilian Kavalski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苏钧天

    在宁波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已建成的“十大平台”之中,竟有5个同高校息息相关。对接中东欧,高校扮演什么角色?

    对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中国-亚欧关系和国际关系学首席教授Emilian Kavalski来说,“教育”和“科研”是他一贯的工作主线:几天前,他还在伏案整理学生的论文成绩;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飞往”家乡保加利亚做田野调查。在Emilian看来,高校在“17+1”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就藏在他的日常中……

    人才培养

    “高校的作用,一是‘创造知识’,二是‘人才培养’。对我们来说,就是培养一批对中东欧17国有所了解,从而进入到政府、企业、高校等领域工作的学生。”Emilian说。

    “了解中东欧”,这个命题远没那么简单。虽然我们常把“17+1”挂在口边,但毕竟“和而不同”,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就拿语言来说,罗马尼亚语跟法语更为接近;而捷克语、保加利亚语则来自斯拉夫语族的不同分支,是俄语的“亲戚”。光是搞清楚这些,恐怕就令不少人头痛。

    “‘17+1’机制只是个平台。每个成员国在与中国合作时,都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不是一个同质化的整体。所以,深入了解它们的‘个性’非常重要。”Emilian说。

    如果说“理解”需要一扇交流的大门,那么高校便是打开这扇门的一把钥匙。宁波诺丁汉大学已经开始行动了:往年,学校已跟不少中东欧高校建立了交换生机制;今年,宁诺正着手筹备“全球丝路研究所”,由Emilian担任所长。据他介绍,该研究所将搭建一个面向“中国-亚洲-欧亚关系”的跨学科平台。

    “现在,我们已经有师生在做关于中东欧合作的研究,分布在交通、物流、经贸合作等领域。等全球丝路研究所的平台落地之后,预计还能吸引到更多的研究团队。我们还在计划一个联合培养中东欧籍博士生的方案,研究方向与‘17+1’相关,可以涉及到国际政治、文化、供应链等多个领域。”Emilian说。

    在宁诺计划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同时,浙江万里学院的“捷克语言中心”,则是顺应了本地企业对中东欧小语种人才的“求贤若渴”之心,提供由捷克本地老师参与的专业课程。5月20日,第一批捷克语言班的学生已经正式毕业,即将从象牙塔走上工作岗位,更有同学凭借小语种的特长“喜提”了心仪的offer。

    引智对接

    在各大高校培养“懂中东欧”的人才时,宁波市中东欧国家引智工作站的负责人王波,则在忙着另一件大事——把中东欧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项目“引进来”。

    王波是金华人,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博士毕业后,成了宁波工程学院的教师。2017年,借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东风,宁波成立了全国首个针对中东欧国家的引智中心,他便接手成了负责人。

    虽然加班是常态,但王波并没有感到疲倦,而是一直坚持探索这份“别人没有做过,却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下,短短两年的时间,引智中心就已和超过100所中东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系,引进全职院士1名,教授超过30名,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硬科技”上。

    “在中东欧17国中,有一些相对发达,工业基础完善,还经常承接一些西欧发达国家的产业配套,比如捷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这些国家还有不少优秀的高校。所以,我们不仅对接高校,还希望将一些可落地投产的成熟技术和项目带到宁波,帮企业转型升级。”王波说。

    在引智工作的助攻下,还真有企业“牵手成功”了。去年新成立的“宁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让一位乌克兰院士研究的碳纳米管增强技术,成功应用到了一家甬企涡轮增压密封件的生产。今年5月,宁波工程学院的杨为佑教授还当选了乌克兰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类似的案例,将来也很可能发生在宁波与中东欧17国之间。在5月9日余姚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王波的团队邀请了7个中东欧项目亮相会场。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的水上机器人、开颅手术自动导航仪和滑雪模拟机;保加利亚伦福德的机器人手臂……让现场不少宁波企业家眼前一亮,当场询问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引智工作跟高等教育一样,不是短期内就有回报的事,而是有着长远的效益。通过高校这种非盈利性质的第三方机构来做,非常合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探索、学习的过程。”王波说。

    要想继续通过高校促成产业对接,下一步该怎么办?王波提出了几个想法:“我们希望能够邀请到中东欧的高水平科研机构或高校,包括一些孵化器或加速器,来到这边共建分中心,并由外方派驻专人驻华。

    当外方在宁波有了‘据点’后,我们和他们对接起来会更加便利,更可以考虑组织定期的、专场的对接会,把他们和甬企之间的需求,做出更精准的匹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