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Wind资讯 |
发行时间安排 3. 刚过会的容百科技,极有可能和华兴源创一起,成为首批挂牌的科创板企业。 从上会稿看,容百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500万股,且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预计募投资金16亿。容百融资后估值将达到160亿元。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凭借在单晶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目前已处于世界三元正极材料的第一梯队。 业绩方面可谓发展迅速,2016-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85亿元、18.79亿元和30.4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87.70万元、3112.78万元和2.13亿元。其中,公司明星产品三元正极材料的营收占比逐步提升,从2016年的78.01%提升至2018年的87.90%。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过会的16家企业中,容百科技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在问询阶段,这也引起了上交所的关注。 根据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公司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3179.7万元、7697.6万元、1.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依次为3.59%、4.10%、3.94%。而同期行业平均水平分别为4.33%、4.07%、4.08%。 公司对此表示,各期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偏低,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加之产品所使用钴锂等金属材料的价值较高,摊薄了研发费用较营业收入的比例所致。 4. 从去年11月提出设立科创板到第一股诞生,仅隔200多天,科创板正上演着资本市场版的“速度与激情”。而各类创投机构则是科创板开闸的直接受益方。 业内普遍认为,科创板为创投机构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有利于打通“募投管退”四个环节,利好行业发展。 截至昨天,上交所共受理124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根据已披露的科创板受理企业招股书,背后有多种投资机构“潜伏”其中,包括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国有创投机构、产业投资基金、券商直投等。 记者梳理了16家过会企业发现,其背后的股权私募大佬也颇为活跃。如微芯生物获得了深创投、同创伟业资管等15家私募投资;睿创微纳获得了深创投、华控基金等12家私募投资;安集科技、天准科技和福光股份的背后,也分别有8家、6家和5家私募机构早早潜伏。 容百科技目前共有38名股东,除第一大股东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持股32.29%外,其中也不乏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比如国新控股通过旗下的湖州海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公司6.63%的股份。 和容百同一天过会的乐鑫科技背后也是“大佬云集”,不仅囊括了小米、涂鸦智能、科沃斯等知名企业,直接、间接持股股东在资本市场也颇具名气。 除了已过会的企业,目前上交所已受理的拟科创板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有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有媒体统计,有接近70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了超过8成科创板企业,其中不乏红杉中国、IDG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机构。 “科创板公司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投资人有着更高的行业认知和价值判断能力。另外,在注册制完全成熟后,科创板应该会出现纳斯达克以及香港市场的‘二八分化’,甚至出现大量‘仙股’,只有真价值、真成长的企业可以享受高估值。”一位PE投资经理这样表示。 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审核理念下,市场价格、规模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时代正在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