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须培养更多科创板选手

    殷浩

    昨天,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启动网上申购。接下来科创板将持续有新股发行上市,目前披露安排下周发行的已有3只,分别是睿创微纳、天准科技、杭可科技。

    科创板开市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从培育新兴产业的角度来说,科创板可以说是对各地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培育新兴产业的一次选拔和检验,也是各地借力资本市场争取更多社会资金培育新经济的一场竞赛。而宁波,在这场资本竞赛里,还需要花大力气培育更多的种子选手。

    头号选手已登场

    从去年11月提出设立到第一股诞生,仅走过了200多天,科创板正上演着资本市场版的“速度与激情”。

    科创板头号选手已经登场,来自苏州的华兴源创、天准科技,来自杭州的杭可科技和来自烟台的睿创微纳已完成注册进入发行阶段。

    从上交所披露的受理企业情况来看,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均是行业内的优秀领跑者,部分企业甚至在国内没有同类竞争对手,这也印证了科创板是各地科技创新成果“检阅台”的特殊意义。宁波获上交所受理的2家企业分别是容百科技和长阳科技,属于新能源和新材料行业。这两家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是宁波这几年来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兴企业。这也可以被视为科创板的宁波“头号选手”。

    从城市比较来看,截至昨天,上交所累计已受理企业达131家,其中来自北京、上海、苏州的企业分别达27家、21家和11家,成为受理企业超过两位数的城市。深圳、杭州分别以9家、7家位居第四和第五位。在这场面向未来的资本竞赛、科创实力较量中,低调的苏州迎来了大爆发,超越深圳和杭州,成为科创板的一线城市。宁波目前获得上交所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并不多,仅有2家,这一数量与西安、成都、南京、青岛等城市相当。而广州、无锡有4家企业获得上交所受理,天津、武汉各有3家。这些城市都属于科创板的第二梯队城市。

    总体来说,宁波申请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并不多,在与兄弟城市的竞争中也没有领先优势,仍需迎头赶上。

    种子选手需培育

    头号选手有了,新的种子选手在哪里?这是科创板视角下宁波所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也是宁波如何打造创新型城市,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所在。

    宁波应该对标科创板的产业定位和要求,对标先进城市的做法,尽快找到一条对接科创板的新路径。

    首先,从科创板的定位来看,科创板是资本市场专为科技型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板块。在企业的选择上,重点把握科技创新企业的运行特点,包括是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和潜力等六大事项。优先获得推荐的企业有3类。第一类是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第二类是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第三类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企业。

    结合宁波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246现代产业集群,还是此前的3511产业体系,都把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软件等行业列入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的产业对象。应该说在重点产业的选择上,宁波与科创板是基本一致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些重点产业领域培育出符合科创板要求的科技创新企业。

    其次,从苏州等先进城市来看,有很多做法值得宁波学习。苏州申请登陆科创板的企业主要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和苏州高新区,这两个园区的定位非常明确,主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软件、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这两个园区还配套有投资基金,扶持科技型企业在创业之初的发展。最近,苏州高新区宣布拟设立30亿元的科创板产业基金,主要是借助自身的资金优势以及上交所的政策指导优势培育区内更多企业发展壮大,并支持科创板上市。早在2016年年底,苏州高新区就与上交所进行战略合作,设立了上交所新兴产业培育基地,目前苏州高新区已经有2家公司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受理。

    结合宁波的情况来看,宁波也在谋划推进新材料科技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也配套了产业基金等。昨天海曙区高调组织了“2019宁波—新加坡创智论坛”,宣布中新创智(宁波)产业园将落户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将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但现状是这些园区要么还处于规划建设之中,要么在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中尚未产生明显成效,在与资本市场对接方面也缺乏机制性安排。宁波在这方面可以向苏州、杭州等先进城市学习,补上这一短板,在培育科技创新企业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框架。

    此外,宁波在私募基金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势。最新统计显示,宁波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830家,管理基金2241只,位列全国第七,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体量超过青岛、厦门、大连的总和。管理基金规模达3102亿元。合伙型、公司型私募基金数量更是达2999只,在全国仅次于浙江和深圳,管理规模达5055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在汇聚,宁波应该发挥这些基金的优势,联合国内外资源,构建面向科创企业的全国性平台,发掘和培育更多优秀科创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