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绿鸽子”飞来宁波 立志做非洲大陆的“京东”

    记者 史旻

    爱吃川菜,习惯用支付宝结账,在创业园内租场地办公,用微信谈生意,甚至会和往来的拜访者热情地交换名片……这看起来是一个中国商人非常普通的一天。然而主人公一露出真面目,大家一定会目瞪口呆,风格如此接地气的创业者竟然会是一个非洲小伙。

    在不久前落下帷幕的2018年度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新秀评选决赛答辩会现场上,来自贝宁的毛亚伯作为参赛者,再一次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1

    心怀“中国创业梦”的非洲小伙

    毛亚伯来中国创业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听自己的长辈说起有关中国的种种经历,这让他萌生了“去中国做生意”的念头。

    2011年,毛亚伯顺利来到了中国留学,因为崇拜伟人毛泽东,他给自己的中国名字冠上了“毛”姓,音译了英文名Aben,从此就有了“毛亚伯”。

    在北京工业大学学完中文课程之后,毛亚伯把自己的创业梦想正式提上了日程。

    毛亚伯的故乡贝宁是非洲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大多数工业产品依赖进口。因此,毛亚伯的创业计划就有两个考量:一是要有庞大的产品市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我的非洲朋友经常会和我提到两个中国城市,一个是‘什么都有’的义乌,一个是‘哪里都通’的广州,但是这两个城市距离还是太远了,我就想找个两个优点都有的城市。”毛亚伯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解释道。

    在仔细考量之下,这个非洲小伙的目光锁定到了背靠义乌、坐拥世界级港口的宁波。

    2015年,毛亚伯在宁波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余,注册了宁波绿鸽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但是这个勇敢的尝试,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

    毛亚伯的初衷很单纯——希望能从中国输送一些贝宁没有的东西过去。这也使他一开始的运输货物品种非常杂,有电器有杂货,甚至还有一些食物,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最开始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毛亚伯没有考虑到运输条件与运输周期,一批蕃茄酱让他一单生意就亏了三四十万。

    对于这些“打水漂”的经历,毛亚伯并不觉得委屈:“我的父亲告诉我,失败不重要,没有赚钱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就是在这种教育下,毛亚伯每一次踩坑都会给自己的事业规划加一笔。如今,“绿鸽子”已经是“平台+营销”的贸易一体化平台,俨然成为在亚非大陆间自由穿行的“雄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