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0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地铁3号线开通,地铁经济如何提速?

    2

    交通便捷,楼宇招商有吸引力

    如果说“人流”是地铁带给商场的“大礼包”,那么对于商务楼宇而言,由“人流”直接转化成的“资金流”则更为直观。

    在3号线开通后的首个工作日,宁波中正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几乎是从早忙到晚,一天接待了好几组客户。他的工作,是负责宁波市区多个写字楼的招商运营。最近,他忙着洽谈招商的楼宇之一,正是南部商务区地铁D出口边上的“永强国际贸易大厦”。

    “离地铁近,是现在楼宇招商时一个重要的吸引点。”王明说,地铁甚至也跟“抢人才”挂钩了。“很多企业主觉得人才难招,而人才在求职时往往非常关心出行问题。不仅如此,单一的办公场所,根本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中午要找人吃饭、晚上要找地方娱乐。因此,南部商务区的地铁贯通,尤其是靠近地铁站的商务楼,也就更受年轻员工和企业主的欢迎。”

    据王明预测,随着3号线开通,沿线商务楼宇的租金将有所抬升,可能会上涨5%~10%。

    事实上,地铁对上班族出行的利好,也大大缓解了停车这一“老大难”问题。“南部商务区地处核心地块,现在每幢写字楼的平均出租率在90%左右,停车难、停车费贵一直被人诟病。如今,地铁开通有车族就多了一个选择,将大大缓解停车难题。

    据王明介绍,按照南部商务区每幢写字楼覆盖1000名员工计算,仅此一个区域,地铁所能惠及的办公一族,就可达三四万人。

    “作为楼宇运营商,我们肯定希望交通越来越便利,这样才能汇聚更多的人,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王明说,“现在入驻南商的企业主,大多从事互联网、外贸等行业,有成熟的大企业,也有中小型创业公司。”

    3

    下一站,如何打造地铁商业增长极?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铁就像人的经络。当地铁连成网,就会产生1+1>2的效果,每一条线路的开通,都会带来其他线路的连锁反应。”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教授汪浩说。

    放眼全球,地铁商业在一些发达城市早已有了先例:

    在香港,“物业+地铁”一体化开发的理念,使之成为全球地铁最能盈利的所在地——周边地产抬升的商业价值,成了地铁营收的重要补贴;地铁与商场的联动开发,把“地上+地下”的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新加坡,许多地铁站都以站点为核心,建立了小型的购物中心。周围方圆500米内的居民,无需大规模流动,只要来到站点就能解决日常消费需求。汪浩认为,国内若是能将地铁站点和土地利用更有机地结合,将会形成更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钱湖北路商圈正有向这方面靠拢的趋势。

    “未来,印象城和宝龙广场都将在地下与地铁站打通。我们正在呼吁,能否在钱湖北路地面,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商业街区。比如,在日料、咖啡店聚集的基础上,做一条创意风情街,或者建一个类似摩天轮的城市地标。当然,这需要有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有了这些氛围,才会慢慢把人吸引过来。”田欣说。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继3号线之后,地铁4号线、5号线一期也正在紧张施工中。其中北接慈城、南至东钱湖的地铁4号线,将于今年7月实现全线洞通,预计2020年底通车试运营。

    “我曾在日本参与过新干线福冈段的部分站点设计。在日本,地铁的设置既要考虑当地百姓出行的‘存量需求’,也要考虑未来配套设施的‘增量需求’。每个站点的设置,都要通过公开竞标。宁波同样可以借鉴这些做法。”汪浩说。

    如今,三号线的贯通还不到一周,对它的平均客流量做“定量分析”还为时尚早。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更多线路的开通,地铁站点间的联系盲区势必缩小,一个城区的两端不再是遥不可及。至于正在建设中的“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或将很快就有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