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盼星星,盼月亮,可把地铁3号线盼来了!” 6月30日,全城翘首以待的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试运营。这一天,宁波人的朋友圈也被3号线华丽的车厢环境和沿线风景刷屏了。 据宁波轨道交通官方统计,当天全线网总客流高达61.5万人次,较5月均值增长了64.6%。地铁3号线不仅延伸了近百万市民的通勤半径,也让宁波市区商圈中呈三足鼎立之势的“天一鼓楼”“东部新城”和“南部商务区”,真正地连成了一张交通网。 那么,3号线的开通,如何为宁波商业赛道提效增速呢? 1 人流云集,商圈借机发力 上周日,正午的天空电闪雷鸣。倾盆大雨浇不灭市民体验地铁3号线的热情,车厢内站满了男女老少。 待到雨过天晴,记者看到钱湖北路D出口陆续有人来往,出站后一回头,对面印象城门口立着一个“呆萌”的巨大粉色小人,赫然“跳”进眼帘。 “地铁通车那天,我们的客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0%。我觉得一是和最近的屁桃IP策划有关,二是地铁带来的溢出效应。这一天的停车数量和往日持平,但从离地铁最近的1号门进来的客流,就增加了10%左右。”宁波印象城总经理田欣分析道。 在田欣看来,“人流效益”正是地铁能带给商圈的最大利好。只有把“人”聚起来,才有转化为消费的动力。过去,印象城的辐射半径为3公里左右,3号线的贯通让“通勤20分钟”的圈子,半径扩大到了5公里以上,这无疑使商圈覆盖面极大延伸。 宁波轨道交通的数据证实了田欣的判断。6月30日当天,3号线一带进站量的前三位,分别是“四明中路、钱湖北路、南部商务区”。除了印象城,市民喜闻乐见的鄞州万达、利时百货、明州里,乃至靠近姜山的环球银泰城,都悄然进入了轨道交通网的“引流”版图。 “3号线的开通,带来了地理上的互通互联,能让沿线的鄞州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有更大的获客空间。尤其对于一些有特色的商场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鄞州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样感受到地铁人流提升利好的,还有以东鼓道为代表的地下商业业态。据东鼓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开业以来,他们的客流量每年都在稳定增长。去年一整年,东鼓道客流共计1890万人次,节假日日均达6.7万人次,工作日平均4.5万人次。 “3号线刚开通,还需要花些时间来观察对东鼓道客流增长的作用。我们相信,它的开通会对东鼓道整体的客流和业态有积极的影响。” 不过,商业管理者们十分清楚,3号线的贯通把市区地铁沿线的各大综合体都摆上“同台竞争”的局面,这就更需要“品牌+业态”的组合拳,给客群一个“记住这里”的理由。而商家之间的争相错位竞争,或能将核心商业进一步“盘活”。 “我们曾经在北部高教园区4所高校做过调研。先前他们都表示,首选的商场是来福士,因为那里既有地铁二号线直达,又有喜茶等年轻人喜爱的热点品牌。”田欣说,“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年中做IP,也是出于吸引年轻时尚客群的需要。” 东鼓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在努力助推轨道交通、商圈的人流向客流的转变,着力提升东鼓道项目的品牌知名度和商业价值。现在,东鼓道的客群仍以学生族、白领阶层等年轻人以及外来游客为主,同时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客群前来体验。 “我们会定期通过市场调查,分析消费者年龄层次、业态喜好、收入分布等各个维度,综合考虑后进行店铺业态调整以便与适合人群相匹配。同时,我们也围绕‘城市最美地下走廊’的主轴定位做好空间布局优化、美化,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