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房价收入比”优势还有多少?

2019“新一线”城市的购房压力

(数据来源:房天下、各市统计局)

    记者 严瑾

    相对适中的房价和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两者构成的“房价收入比”,一直以来让宁波人引以为傲,甚至也被看做是吸引人才的“神助攻”。

    但从新近公布的数据来看,这种优势在“新一线”城市中似乎正在缩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宁波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增长了7.8%,二手房同比增长4.2%。至于环比增幅,更是分别“高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13位和第8位。

    诸葛找房发布的数据则显示:2019年宁波以15.19的“房价收入比”在全国排第18位,而在2018年还排在20名以外。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宁波城市家庭,得花上近15年的时间才能付得起一套房子。

    经过这一轮上涨,宁波的“置业压力”在新一线城市中处于什么水平?

    宁波还有一点“小优势”

    我们对比了这15座“新一线”城市在房产信息平台“房天下”的6月二手房均价,以及各市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试图梳理出“房价”与“收入”对比的参考。有趣的是,宁波的这两个维度,在这些兄弟城市中均名列前茅。

    先说“房价”。在房天下的排位中,宁波今年6月的二手房均价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在“新一线”城市中排第六位,在全国排第13名。无独有偶,在房产平台“乐居”给出的新房交易价格比较中,宁波也居全国第13位。

    同时,宁波房价的增幅也“有目共睹”。房天下数据显示,在“新一线”城市中,二手房均价同比增幅前三位,分别是苏州17%、沈阳11.6%、宁波11.4%。而武汉、青岛和长沙等地则有降温回调的迹象。

    再看“收入”,宁波人的腰包鼓起来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从2017-2018年,宁波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上、苏、杭,去年更是增长了8%,突破了6万元!不仅如此,宁波人每年的平均到手工资也在增加。据市人社局发布的数据,宁波的2019平均工资指导价为年薪80697元,同比增幅6.2%。

    由此可见,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宁波的“藏富于民”高于“包邮区”的平均水准,甚至超过了广州、深圳。

    “置业压力”虽然比去年上升了两位,但仍处于新一线的第八名,与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等中西部“重镇枢纽”旗鼓相当。虽然在这些城市买100平方米房子的钱,在宁波可能只够买60平方米,但算上宁波更高的居民收入,购房压力可以说基本“扯平”了。

    若是对标同处长三角的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人的“钱袋子”与他们相当,但房价却能便宜不少,这一点依然算得上“小优势”。但对比去年的房价,必须承认这一优势并没有扩大。

    有意思的是,这张图表也在告诉我们:长沙,才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一股“清流”:同样是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同样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它的平均房价却可以是其他同类城市的一半。相较之下,优势凸显。

    人才净流入形成“刚需”

    有位地产观察者曾说,“买一个城市的房子,相当于买了这座城市的股票。”

    这固然是一家之言,却也暗示了一个事实:买房的原因,既可以是居住的“刚需”,也可以是对未来预期的“投资”。宁波房价上涨的背后,同样有这两个因素。

    其中“刚需”的形成,离不开大量人才流入的支撑。猎聘智库的数据显示,2018年宁波制造业人才的净流入率高达7.56%,居全国首位,超过了深圳、苏州。

    宁波的人才吸引力,还不止在制造业。今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一份《就业蓝皮书》。报告指出,近年来选择“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已超过了“北上广深”;在最受毕业生青睐的“新一线”城市中,宁波也能排到第六位。

    这份报告还统计了一个有趣的数据——毕业生中的外省人口占比。在宁波,这一比例达31%,虽然和互联网产业发达的杭州相去甚远,却超过了作为区域中心的西安、武汉、重庆。即每3个初入宁波职场的“新人”,就有1个来自浙江以外的“远方”。同时,报告显示宁波的就业满意度达到72%左右,在全国高达第4位,仅次于北、上、杭。

    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既为城市注入了安居乐业的新鲜血液,也反映了对城市发展的预期。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宁波的“宜居竞争力”更是排到了全国第八位。

    今年5月,铂诺商学创始人简毅,道出了对宁波发展的判断:“从投资人的视角看待事物的大致框架,在于可预期、可展望、可想象,简单说,就是价值、变化和成长三个关键词。杭州,是一个基于价值成长的概念股;成都,是一个‘成长型题材股’;而宁波,则是一只希望被价值发现并以价值再造的股票,其隐藏价值更强于前两者。”

    当宁波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潜力得到发挥,自然会在地产的“晴雨表”上有所反映。

    不过,房价同样是把“双刃剑”,还会对城市的活力、创新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持宁波在同类城市中,合理的“房价收入比”依然任重道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