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69.6亿
减税半年来
宁波亮出成绩单

    减税红利深度释放 企业获得感满满

    对宁波的企业来说,今年以来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可谓“好戏连台”,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红利密集释放,深化增值税改革持续深化……从半年度情况来看,税收优惠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企业发展更添信心与活力。

    “5月份我们一次性抵扣了不动产进项税金62.7万元,而增值税税率下调预计全年可给企业带来约2114万元的真金白银,这将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引擎’。”万华化学(宁波)氯碱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姚立群说。年初,公司安排了节能技改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项投资,其中一次盐水整体搬迁改造项目预算投入超过7000万元,清污分流2.0项目预算金额400多万元。“正当企业需要资金投入的关口,国家给我们送来了优惠政策,这笔减税款,我们将投入于采购盐水泵、陶瓷膜等设备,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而环保方面的投入,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绿色生产水平。”

    宁波华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华强说:“去年增值税税率下降1个点,我们公司减税总金额将近168万元。今年税率进一步下调3个点,如果以去年5.3亿元销售额为基数来测算一下,预计今年仅增值税就能少缴477万元,再加上随着增值税减少而降低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税款,这意味着我们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可以增加500多万元。”他打算把减税降费省下来的钱用于开发创新产品上,进一步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争取早日实现转型升级。

    作为宁海县“众星捧月”百佳小巨人企业,宁波方正模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配件、模具制造。该企业财务向记者介绍,此次深化增值税改革将为企业带来两大利好:一是税率下降将直接降低企业的实缴增值税;二是企业预计在2019年有大量不动产投入,若按原政策只能在当年抵扣60%,剩余40%在下一年抵扣。新政实施后,企业在今年就能进行全额抵扣,将极大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经测算,方正模具预计2019年下降增值税税负率1.8%,预计可减税970万元。

    今年以来,宁波市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仅落实增值税改革就实现减税81.66亿元(包括附征税费,下同)。其中,4-6月全市深化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61.8亿元,共有22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享受优惠。包含汽车产业在内的10.9万户实体制造业是深化增值税改革的受益主体,实现净减税31.3亿元,减税规模位居全行业之首,且31个细分行业税负均实现“只减不增”。

    小微企业在本轮减税降费中亦是获得感满满,上半年全市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累计新增减税16.8亿元。其中,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新增减税10.7亿元,实际享受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数量和减免税额分别同比增长15.2%和177.7%。

    此外,数据显示,我市民营经济深享减税降费红利,减免额度占比近8成。上半年,全市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不含个人所得税)新增减税118.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新增减税92亿元,占比达77.8%。减税降费着力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特征尤为明显。

    公司减了多少税,网上即时可查。据悉,目前,宁波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了减税降费“一户一档”系统,即时生成纳税人减税“e账单”,实现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上可取得“减税降费账单”。

    效应下半年还将发酵

    助力经济发展效果将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减税降费所产生的巨大整体经济社会效益已开始显现。

    企业税费成本降低带来企业盈利水平的提升。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8%,百元成本贡献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反映出规上企业单位成本下降,利润贡献率有所提升。

    作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重要主体的民营经济,活力与信心明显增强。上半年,全市新增正常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6.1万户,新增数量同比增长6.8%,月均新增1万户。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政策极大地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上半年全市1273家重点税源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8%。

    作为减税降费重点的实体经济受益明显,企业投资回暖。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在减税降费政策红利刺激下,5月和6月的企业设备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9%、4.8%,企业投入再生产激情呈回暖趋势。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术界常用“税收乘数”来反映税收变动与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体现税收作用的力度。如果以近几月实施的增值税降率减税测算,预计可拉动我市GDP约400亿元。以2018年宁波GDP总量破万亿元的规模来看,增幅约3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宁波市税务局将扎实做好税收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推动形成积极稳定的社会预期,为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