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收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代履痕的票证

    孙余良/文

    翻阅着家中珍藏的生活、文革、军用、粮票、布票大全和宁波票证册,心上抹不去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痕迹票证。这些小小的票证,曾是“第二货币”,它时代履痕,见证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大概从1955年开始,粮票首先登场。据不完全的统计,票证有上百个名称,几千种格式,百万个品种,遍及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大陆各地。数量之多,肯定是世界之最。其中以生活票证种类最多,除粮、布票之外,有烟、酒、鱼、肉、蛋、面、荤、素、水产品票,还有煤、皂、线、盐、醋、化肥、汽油、饲料、木材票,甚至发行了火柴、土酒、醤油、糖果、馒头等票,五花八门,无票难行。到1993年,国家取消了定粮,购粮证完成了历史使命,各种票证逐一退出了历史舞台。

    综观这些票证,大概有这么十个特点。

    时间的长久性。最早1951年,最迟1997年,普遍是在1955年至1995年的四十年间。

    发行的普遍性。中央发,地方发,部队发,有权单位发,各省、市、县级都在发。购物基本上是“货币+票证”模式。

    数量的惊人性。当时的全国每个男女老少都发到过,发行的数量是惊人的,没有人能统计得了,肯定要用亿以上来统计。

    大小的自主性。票证基本上是长方形,少数正方形,也有棱形等其他形状的。小的只有1x2厘米,像麻将牌大小,如上海的蛋票、火柴票,各地的编号票;大的8x19厘米,超过了人民币票幅,如泸州的酒票。

    纸质的悬殊性。纸张质量不一。纸质最差的是1969年龡县蓝田棉花公司发行的一人劵絮棉票,是用大粪纸印刷的。纸质最好的是1958年四川泸州市酒票,整版票面使用满版防伪水印印钞纸印制的。

    面值的差异性。面值最小的是云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1969年发行的一市钱棉线票。面值较大的是全国粮食部1967年发行的500市斤和1997年发行的500千克军用粮票。

    种类的繁多性。种类分得很细。以糖票为例,有普通糖票、特需糖票、产妇糖票、婴儿糖票、结婚糖票、军用糖票等。还有成都市1979年发行的尿票、襄樊市王寨公社发行的粪票,平桥供销社1971年发行的月经带票,河顺公社1959年发行的觉悟票等等,稀奇古怪,闻所未闻。

    使用的时间性。有长期的、短期的;有全年的、当月的;有固定的、临时的;有通用的、本地的。不一而足。

    特殊的标识性。文革期间发行的票证一大特色,是印有毛主席语录(最高指示),有的印在上面或左面,有的印在背面。印章多用市县革委会授权的下属单位革委会印章。

    操作的未知性。因为种类太多,一定难以确定,许多地方使用了副食品证,内有编号的小方块,购买物品事先不确定、不可知,看货源,按需另时通知。

    小小票证的兴衰变化,折射出多年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今天,我们的生活水来已大大提高,今非昔比,不用再担心买不到东西了。回忆票证,让活档案教育青少年要艰苦奋斗;回忆票证,让它见证我国曾经经历过的难忘时代;回忆票证,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享幸福美满的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