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智谊 孙存虎,一名退伍军人,另一个身份,则是艾特鲜果的创办人。 5年前,他创办了艾特鲜果,如今5年不到,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两千余万元。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可能只是家门口一个普普通通的水果小店,并不清楚它背后的故事。 而对孙存虎来说,这是他追求“健康”之路的一部分,他有信心未来可以走得更远。 平头、白色短袖,交谈时脸上总是挂着一副腼腆的笑容,在机场附近的一个仓库里,孙存虎正忙着赶台风天运送一批水果,也就在这里,他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还有经营哲学。 本周六(8月17日),东南商报创业分享会将邀请艾特鲜果创办人孙存虎做客分享会,欢迎对社区团购感兴趣的读者前来参加。 A. 摆地摊,积累经营经验 孙存虎今年32岁,看上去比同龄人要年轻一些,看似稚嫩,声音却十分洪亮。 2007年,从辽宁某部队退伍的他,原本被安排在珠海某海关工作,但为了给小孩治病,2010年孙存虎来到了宁波,成为了一个新宁波人。为了生计,他做了水果地摊的生意:一辆小小的三轮车,专卖当季水果。尽管同一条路上“同业”竞争激烈,但他的摊位总是生意最好的,因为他家的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品质也是最新鲜的。长丰、宋诏桥、商圈周边,他蹬着自己那辆老旧的三轮车,走遍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地方,渐渐也摸出了一些门道。 做水果地摊生意非常辛苦,起早贪黑去批发市场是他的日常。宁波人喜欢逛早市,为此他必须要在5点的时候出摊,“一天的生意早上占了一大半,如果早上生意不好,那么这一天的收入就会很差。”孙存虎表示,除了早市,中午和晚上6点后也是高峰期,也就是说,一天要出摊三次,着实非常辛苦。 他回忆道,夏季出摊十分考验人的毅力。当空的骄阳十分火热,自己必须要早早起来,把水果摆在摊位上……初次摆摊,孙存虎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因为不敢和别人沟通,来买的人很少。渐渐他自己也发现了端倪,要勇敢和别人沟通。为了能卖得更多,他拉着车走街串巷,主动上门推销。 “除了坏了几百斤,剩余几千斤的水果,几天时间全部卖完了。”回忆起第一次出摊的情况,他自豪地说。 但一年后,孙存虎还是结束了地摊生意,究其原因,是因为始终无法留住固定的顾客。 B. 入职企业,学营销之道 结束水果生意后,孙存虎一时很迷茫,一时不知何去何从。他表示,当年三聚氰胺、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敲响警钟,而自己的初心是一直想做的就是绿色、健康产业。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听说宁波某有机农副产品公司缺人,便决定碰碰运气。 “它提出‘绿色、有机食品’的概念,很吸引我,我选择去了这家。它给我的空间很大,让我有空间去施展。现在看,应该证明我当年的选择没有错。一个人若只看眼前短期利益,可能就没有未来。” 由于有一定的销售经验,孙存虎顺利进入了该公司,从底层员工做起。 “我当时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看经营一家公司,究竟要做些什么。”他告诉记者,当销售员比水果生意还要辛苦,毕竟有机的农产品价格成本高,而宁波人以务实为准,如何精准有效的推广成为了一大难题。 带着问题,孙存虎渐渐摸出了一套营销模式,决定做社区模式,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他表示,其他城市都是发展模式以社区为辐射点,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最终实现简单化消费的目标。“我们用免费送的形式,让居民品尝感受有机产品和传统产品的不同,并让他们加入社群,进行实时反馈。”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一些社区的销售业绩也不断增长,但他观察小区里的营销活动后发现,传统的摆摊营销,对于中老年群体会有营销效果,但驻足摊前的年轻消费者较为稀少,他认为应当再进行相应的营销活动,通过增强帐篷、摊位的设计感吸引年轻消费者。 很快公司采纳了他的建议,他也顺利当上了鄞州区域的市场总负责人。 “那时,每个月排名,我的业绩都有40万元左右,在公司里数一数二了。”此外,他还开始在微博上帮公司卖有机农副产品,帮助企业扩大销售。 事业上的顺风顺水,让孙存虎有了一丝危机感,“走量无法保障,公司肯定走不长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