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创新的制造业基因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的微信公众号曾通过大量数据比对,深入分析全国城市产业结构后,得出结论:制造业中,宁波不少战略新兴产业有大看点。 “我们把70个城市的战略性新兴行业公司总数作为一个数据池,挖掘出各个城市每一类新兴行业的公司占比,同时增加了70个城市的战兴行业增速,由于统计数据的缺失,部分城市用高技术行业增速替代。这样一来,宁波排名迅速窜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占比排名第3位;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排名第4位; 在新材料产业占比排名第5位;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排名第7位; 在能源和节能环保占比排名第8位; 在生物产业占比排名第12位。 这些战略新兴产业,无一例外的都是当前宁波狠抓、力抓的产业,也是宁波大量引进智能制造人才的产业。 2015年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博士毕业后,Salvador先是去了中部的一家公司工作,由于气候等种种原因无法适应,又回到了宁波,最终选择留在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跨平台软件开发工作。 他说:“永新光学本身就是国际化的公司,和很多国际大公司都有合作,是莱卡、蔡司等世界知名企业的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留在这样具有国际视野的公司,给予我学习、思考、创作的不竭动力,有利于我个人的发展。” 和Salvador作出相同选择的还有钟志诚,虽说在上海、北京求学过,也在德国、荷兰、奥地利的一些城市工作生活过,他独独钟情在宁波安家落户,并于2017年正式成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他所在的中科院材料所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有应用到无线充电装置的磁性材料、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储能方面的非晶合金软磁材料、应用到芯片上的磁性存储材料等,都让关心“最后有没有用”的钟志诚感觉干劲十足。 《白皮书》中重点关注的天津、深圳、苏州、重庆、宁波、武汉6大热点城市中,流入宁波的智能制造人才占比最高,达62.55%,比排名第二的城市还要高出8.14个百分点。“3315系列计划”、人才生态建设“1+X”系列举措、海外人才服务23条,这些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举措,好比是人才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土,吸引着更多的钟志诚们从世界各地来到宁波,创造着自己的创业传奇。 “宁波智造”迸发的创新因子,无疑是人才成长发展的自我需求。 当城市汩汩不断地迸发出活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时,这一定也是一座宜居、文明、安定、友好的城市——此厢风景独好。 3 尊才、爱才、惜才的氛围 在吉利汽车研究院,短短数年,“90后”技工范武从生产线上的试装试制工成长为一系列新车型总装试制负责人; 在宁海县猎豹汽车维修厂,25岁的小伙子林先民,已经凭着一身好本事拿下了高级技师的技术职务; 出生于1996年的余姚小伙子陆翔宇,入职中银电池短短两年,就已挑起了所在岗位的大梁,如今还带上了徒弟,传授自己的一身好技艺…… 每一种人才都有他的归属,每一个年轻的灵魂都不曾被忽略。在《白皮书》群像中,全国37.9%的制造业人才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宁波的这个比例更高达47.5%。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更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与途径。 尊重人才,给予年轻人自我实现的平台与路径,“人本”理念也是宁波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吸引人才的一大关键。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陈胜洁,2015年毕业时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选择去高校任教,而是来到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选择做一名分析检测人员。 “我一直特别喜欢当时企业网站上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陈胜洁坦言,是江丰电子浓厚的人才成长氛围让她做出了这个职业选择。 她选择了公司,公司也选择了她。从她加入公司的那一刻起,公司管理层就为她设计好了个性化的成长路径,让她尽情施展身手。头顶的博士帽,为陈胜洁在生产一线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在生产一线,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有时还会遇上董事长直接交办的任务。” 除了企业,近年来,宁波更在政府层面实施了优化专家服务、保障人才安居、培养技能人才、打造青年友好城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不仅为吸引人才,更为留住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更是首次设立了宁波人才的专属节日,将每年的“谷雨”确定为宁波人才日,取其“雨生百谷,生机勃发”之意,用城市的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向人才致敬。 此外,丰厚的薪资待遇和相对较小的生活压力也是宁波吸引人才的一大利器。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人才供需分析报告》着重梳理了宁波制造业在薪资待遇上的优势—— 根据宁波市企业端发布职位薪酬分析,平均薪酬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新材料、汽车和软件与新兴服务业,分别为9699元/月、8791元/月、8600元/月。各个行业单位承诺平均薪酬为8160元/月,求职者平均期望薪酬为9042元/月,差距仅为882元。这意味着,宁波目前企业的薪酬已非常接近求职者的期望薪酬,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同时,《白皮书》调研发现,天津、深圳、苏州、重庆、宁波、武汉6个热点城市中,制造业从业者未来五年内愿意留在宁波发展的人比例最高,为70.19%。宁波在中长期内,对于人才安心留下发展具有较大吸引力。 随着宁波人才工作的不断推进、人才生态的持续优化,“制造业人才的首选之城”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描画,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