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4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额存单利率普降,节日档理财淡出市场

    记者 崔凌琳

    本周,可谓“超级央行周”。与8月初美联储10年内首次降息仅仅时隔一月之余,9月19日,美联储再度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2.00%。

    尽管全球降息逐浪声声,中国央行始终保持定力。但在流动性合理宽裕政策影响下,细心的投资者想必已经察觉,稳健型理财市场的收益正悄然“缩水”,国内市场利率下行趋势愈发明显了。

    按照往年惯例,在恰逢季末考核又有节假日噱头的9月下半月,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都会毫无悬念地迎来一波“节日理财”潮。就在去年,“中秋专属理财产品”余温还未散尽,“国庆版特供系列”就已强势登场,给投资者带来“买一天躺赚十余天”的愉快行情。然而,今年,“节日档理财”似有淡出市场的苗头。

    A

    节日档理财淡出市场

    从上月起,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出现下降。据融360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8月,银行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出现下降,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利率均值与7月相比,分别下降0.1BP、0.2BP、0.1BP、0.8BP、0.6BP、0.8BP。

    8月,银行贷款市场重塑定价机制,贷款基准利率调整为LPR,贷款利率单边下行。迫于息差收窄压力,并为LPR定价下行创造条件,加大资金向小微以及民营企业倾斜,同时对定期存款成本较高的城商行增加利润空间,央行于9月16日起,全面执行“普降+定向”降准。在LPR改革、央行降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市场流动性保持宽松,银行资金较为充裕,各类定期存款下调利率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由银行存款类产品衍生而出的大额存单亦未幸免。根据央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截至上半年,金融机构共发行大额存单规模7.23万亿元,同比增长75.49%,环比增长62.83%,呈现高增长趋势。但记者注意到,在前几个月,银行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下调的时候,大额存单利率表现稳定。而从上月起,新发行的各期限大额存单利率均值均下跌。与过去几月相比,除了5年期利率还有些许优势外,其它各个期限的利率悉数下跌。其中,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值甚至都不到2.3%。

    在全球降息潮中,当务之急,除了在现有银行理财中选择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之外,还有哪些渠道可以规避“利率下行”,在国庆期间妥妥地获得稳健收益呢?近日,记者咨询了多家银行的资深理财师,为市民投资者搜集了几柄国庆长假“躺赚”的理财利器。

    中秋前夕,记者走访甬上各家银行便已发现,昔日的中秋节理财题材已被显著淡化,网点的宣传板上大多是定期存款、创新型存款以及平日里发行的各类理财产品的利率、期限等相关信息。同样的,以“中秋”为关键词,记者在各大银行官网、官微中搜索,相关理财产品亦屈指可数。

    国庆节点亦然。截至昨日记者发稿,距离国庆长假仅有7个交易日,然而,大多数银行对于发售“国庆版”特别理财产品的计划却迟迟未曾提上日程。从10家银行中,记者好不容易发现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一款名为“国庆专属”的产品,但却发现三个月期预期收益率只有3.65%。而据记者查询历史数据发现,同类产品收益在过去2年里起码能有4.5%的预期收益。可见,除了换个名堂“蹭”了个热点之外,该产品较当前的普通银行理财产品并无优势可言。

    采访中,银行人士不约而同表示,如今,市民的理财算盘打得可精了。眼下,银行理财产品利率普遍不高,是否称之为“国庆理财”意义并不大。部分客户经理建议记者在配置一些期限较长的理财或存款的同时,再配置一些风险产品,例如股票或基金;还有部分客户经理甚至向记者坦言,“我们的理财产品利率太低,您不妨考虑一下本行代销的一款保险理财产品……”

    “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逐渐落地,是今年‘节日档理财’淡出市场的最根本原因。”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表示。

    据悉,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一系列监管文件出台,今年以来,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持续下降。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9年8月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剔除结构性存款产品后,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连续18个月下跌。刚刚过去的8月,银行理财平均预期收益率只有4.04%。近4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速度显著提升。但从收益率来看,尽管净值化产品相对较高,但和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类似,同样处于下降趋势,且稳定性相对较弱。分类型来看,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71%,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

    B

    国债逆回购 投资时机有讲究

    国债逆回购的本质就是一种短期贷款,个人通过国债回购市场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由于这种理财是交易所监管的,属于安全系数相对较高的低风险投资品种。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尤其是股民的理想“度假”理财品种。

    据了解,只要投资者拥有证券账户,就能操作国债逆回购。逆回购产品包括沪市和深市两种:沪市起点金额10万元,以10万元的整数倍进行交易;深市门槛较低,起点金额为1000元;因为1手等于1000元,所以,沪市门槛为100手,深市为1手。

    受季末资金面紧张影响,以往国庆前夕,国债逆回购利率都会大幅上涨。不过,即便如此,购买国债逆回购也有些许窍门可循,投资时机至关重要。

    去年,国债逆回购新规实施,调整了计息天数,上交所全年计息天数从360天调整为365天;将原本按照回购天数计算的计息天数调整为实占天数,即回购交易的首次交易日(含)至到期交收日(不含)的实际天数,以自然日计算。

    据悉,一般的情况下,国债逆回购的回购天数与实占天数是相同的,但是,如果遇到节假日,这两个概念就很容易被区分开来。比如说,在周四操作了一笔1天期逆回购,这样周五的时候本金就到账了,周一就可以提现。大家会发现,这笔操作回购天数是1天,但实际占用了3天,这就是为什么周四逆回购利率会比其他自然日高。同样的,在国庆节这样的恰逢季末的假期前夕,国债逆回购利率往往都会出现暴涨行情,而国庆节前一天操作一笔1天期逆回购,实际占用天数却是8天,这个利率显然就非常划算了。

    此外,经验人士告诉记者,在交易时间上,投资者宜尽量选择在上午9点半至10点进行。根据以往走势,其余时段利率或有所降低。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