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会给宁波外贸带来哪些变数?

中美贸易摩擦波及美国零售业

    关税传导至美会发生什么?

    当我们瞄准贸易摩擦的国内影响时,殊不知那些依赖我们产品的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亦是面对加征关税时“风雨同舟”的伙伴。

    在美国商业最繁华的曼哈顿,街边零售店有不少挂出了“店面招租”的牌子……

    这是恩凯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功灿,8月底赴美出差时看到的景象。这一次,他特意拜访了几位从事服装批发的美国老客户,还跑了TJ-Maxx、CVS等老牌零售商。归国后,他深深地感受到: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非但已经传导至批发商,甚至连零售端都受到波及。

    “客户告诉我们,美国的零售商已经开始涨价了!服饰、日用、百货,不同品类涨幅10%-20%。”沈功灿告诉记者,“比如,原来一个小女孩逛街,会一次买3件120元的衣服。现在涨价后,一件衣服卖140元,她很可能只会购买2件,也算是省了一点钱。”

    沈功灿的所见所谓不是孤例。上个月特朗普的发文,对美股的利空超过了A股,正是市场预期的写照。连部分美国媒体,都已经开始估算“对中国加征关税如何影响美国市民的‘钱袋子’”。

    据CNBC Make It分析,由于贸易摩擦可能会涨价的美国进口商品,至少包含“空调、电视、家居、电池、服饰、箱包”等20个品类。还有报告称,现有的25%关税每年将为一户美国的四口之家带来767美元的损失、让美国失去93万个就业机会。若是征税范围拓展到所有中国商品,这笔损失将高达2294美元。

    若是零售价涨到一定程度,恐怕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这样销量岂不是随之下降?美国的进口商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沈功灿说,同他合作的服饰批发商,已经提出了“希望公司去越南、柬埔寨开设工厂”的想法,尝试寻找中国以外的供应链。

    “不过,马上找替代国比较难,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中国这么大规模的产能,一些款式复杂、交货期短的订单仍只能在国内生产。从长远看,全球布点是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式。”对沈功灿而言,虽然恩凯控股的投资板块做得风生水起,但他并不打算就此放弃实业,“优胜劣汰,正是行业洗牌的时机,相信坚持会带来回报。”

    宁波卖家该如何“保利润”?

    今年9月,曾经年销40亿美元的美国著名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在门店“关停潮”后不得不递交破产申请。据美国BDO顾问公司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经营25家以上门店的零售商有14家申请破产。其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大棒”,无疑是“雪上加霜”。

    “去年,我们向美国海关缴纳了数百万的关税。若是关税加征至25%,将让我们损失至少500万美元。这不仅会让我经营30多年的公司破产,还会让员工持股计划的梦想化为泡影。”在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听证会上,美国婚纱行业巨头Mon Cheri Bridals总经理Stephen Lang直言。

    即便Walmart、Costco等大型零售的日子还“并不艰难”,若是加征关税导致成本增加,那些面向大型零售供货的批发商,“压力山大”可想而知。当美国买家被迫“缩衣节食”,我们的宁波卖家又该如何“保利润”?

    沈功灿认为,重点不外乎提升设计能力、积极开拓市场,不能“把鸡蛋放在美国一个笼子里”,譬如恩凯控股不仅在亚欧文化交融的土耳其成立服装设计中心,还在积极拓展澳洲客户、筹备“缅甸宁波工业园”。

    Stephen Lang还提到了另一个关键要素:“加征关税无法阻止中国制造商品,反而对中国有一个利好:因为许多(中国)工厂都开始自建网站,然后阿里巴巴开始教他们‘如何把货运到美国’。”跨境电商的出现,让中国企业有了“跳过中间商、直面消费端”的机遇,而抓住这一机遇的甬企日益增长。

    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谢尚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协会仅成立一年,就已吸引了200余家会员单位,其中既有卖家,又有服务商。现在他平均每月要参加20场行业活动、平均每天就能收到三四张名片,甚至还有来自银行、证券的朋友表示“想了解这一业态”。

    “我们的会员单位,有许多从传统外贸、工贸企业转型的例子,典型的有豪雅进出口、遨森电商、乐歌股份。”谢尚伟说,“传统工贸做的只是‘4P理论’中的产品、价格、渠道,但在营销环节却‘缺了条腿’。而跨境电商,帮它把缺的那条腿‘补齐’了。在这破茧成蝶的过程中,绝大多数跨境企业,都实现了从OEM到自主品牌的转型升级。”

    无独有偶,在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B2B平台“Alibaba.com”上,已经聚集了一万名宁波卖家。据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宁波区域负责人吴向进介绍,今年1-9月中旬,光是通过阿里平台获客,再通过阿里外综平台“一达通”出海的销售额,就高达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

    吴向进认为,宁波制造擅长的汽配、家具、文具等,恰是非常适合“去中间化”销售的品类。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宁波卖家,在跨境电商领域跑出“双赛道”,更能把交易数据沉淀于线上,让互联网为外贸赋能,从而走出一条“品牌出海”之路。

    我们相信,这艘名为“宁波外贸”的百年巨轮,定能经得起风浪的考验,在今后的激荡岁月中闯出更广阔的天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