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家国情 奋斗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识才:从“三无”民企到国之重器

    记者 严瑾

    如今,在中国高铁、神舟飞船、5G基站……这些“国家重器”的背后,都赫然站着一家宁波的“隐形冠军”——专注合金新材料的博威集团。

    “材料,是工业企业的粮食,是科技革命的先导。我们的使命很明确,要致力于引领行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要竭尽全力服务社会,并与社会共享由此带来的成就。”自1987年白手起家,博威集团董事长谢识才,一直把这份初心当成信条。

    正是这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能让博威从一家做铜材生意的乡镇企业,蜕变成主板上市、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而它的成长历程,正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制造进步的缩影……

    1

    “三无”民企拼出事业线

    1987年,26岁的谢识才还在家乡鄞县“跑供销”。在旁人眼中,他是一位“肯学习、会打拼”的业务骨干。这一年,等待他的是命运的转折:乡镇党委决定要办一家企业,相中谢识才做厂长。

    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凭票供应、物质短缺的年代,而一场民营企业腾飞的机遇,即将在刚获批实现计划单列的宁波拉开序幕。

    刚刚接手操盘的谢识才,一下就瞄准了当时的“高端产品”——自行车辐条所需的铜材,供给上海的“凤凰牌”自行车。然而,没过多久他就深深地体会到,和下游强势的国营企业相比,他经营的乡镇企业力量实在渺小,甚至称得上“三无”——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一个小小的民营企业要想生存,力量从哪来?只能靠不断地整合资源、引进人才、拼成专家!”

    怀着这一股“拼”劲,谢识才从银行贷款50万元,同时积极招聘引进人才。他邀请到了上海国营企业的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专业知识和生产工艺,解决了当时的生产技术问题。

    与此同时,光有国内市场还不够,谢识才坚信,唯有将产品推到海外广阔的天地,才有技术锻炼的可能。

    当时的进出口经营权尚未全面放开。但谢识才毫不畏惧,从1991年起,即便只能挂靠浙江省有色进出口分公司,也要将厂里的产品展出给世界。

    在收获外贸的“第一桶金”时,谢识才的心里满是“高兴”二字。

    “一开始,我们生产的都是难度不高的合金,主要供给国内的家电、五金和电子产品。慢慢地,我们的客户遍及了世界500强的华为、泰科、三菱、苹果,延伸到了高新技术领域……”回首创业历程,谢识才的每一步都选择了“hard模式”:要做,就要盯准全球顶尖客户;客户有需要,哪怕夜以继日地研发也要争取满足。

    十年磨一剑,在此期间的技术革命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为谢识才催生了更广阔的客户群体。而下游厂商对合金日需求的不断升级,也成了博威推陈出新、立足行业前沿的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