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只做自己做得到做得好的事” 然而,直到本世纪初,宁波的牛奶市场一直被外地牛奶品牌主导。事实上,在国外,鲜奶市场就是个区域性的市场,因为鲜奶是需要条件的,几百公里的运送显然会降低牛奶的新鲜度,成本也不占优势。张银冲暗下决心:“宁波人喝的奶,必定要出自宁波,才最新鲜。” “牛奶的生产与销售就像一条河流,市场是下游,奶源是上游。源头无活水,何来谈下游?只有让奶源成为生产链最坚硬的环节,我们才能守住这个市场。”张银冲曾不止一次这样告诫员工。 要想掌握可靠的奶源,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牧场。于是,他开始着手自建生态牧场。最早是在海曙的高桥镇,占地面积200多亩,饲养了2000多头奶牛;2008年,又在慈溪杭州湾新围海涂上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生态牧场,饲养奶牛4000多头,并从那里出品了浙江首款有机鲜牛奶。 不仅如此,2012年起,张银冲还先后收购了澳大利亚3家牧场,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至少能放养几千头奶牛……“宁波牛奶”在国外亦名声大振。“目前,宁波牛奶集团已经控有国内5个规模化牧场,1万余头奶牛。”张银冲介绍。 然而,收购牧场只是为了确保奶源,转制后的“宁波牛奶”依旧以宁波为中心。“只做自己做得到的事、做得好的事,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张银冲说,“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每天中午前汇总好全天的订奶数,科学地以销定产。宁波牛奶是全国首家采用上下午送奶的乳品企业,我们坚持把新鲜牛奶的灌装日期标注为生产日期,700多名送奶工,一年四季做的事,就是每天两次送奶上门。” 2003年,“涌优”出世,“宁波牛奶”有了自己的品牌名。“新鲜健康,享受生活”也成为口口相传的广告词。如今,包括宁波、杭州、嘉兴等地约70万用户的美好一天,都是从一杯宁波牛奶开始;宁波牛奶在宁波地区的市场份额高达85%以上。 3 品质保证,化危为机 2008年,由三鹿奶粉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是整个行业的一次劫难。顷刻间,几乎颠覆了整个中国乳品行业,消费者对国产牛奶的信任度大幅降低。继“三鹿事件”之后,国内几家著名的乳品企业几乎全上了黑名单。所幸“宁波牛奶”经受住了考验,甚至由此风生水起。 “其实那段时间,‘宁波牛奶’也一度引起市民的投诉和质疑,好在我们积极引导市民了解鲜奶保存和食用的知识,用科学的应对方式和诚恳的态度赢回口碑。”张银冲温和的表情里透出严肃。 与此同时,张银冲当机立断斥资5000万元,用于加强冷链建设,将大量心血投入到设备引进、产品与技术升级的工作中。为了维持消费者的长期信任,他和他的团队还想到了“邀请市民常态化参观生态牧场和江北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基地”的主意,让市民从源头上了解每天饮用的牛奶的品质。“对于宁波牛奶的品质,我再清楚不过了。”张银冲欣然一笑。 而且,张银冲不仅没有像大多数同行一样采取裁员、减薪的方法节省开支以应对危机,反而给员工加薪。员工收入提高,工作干劲十足,“宁波牛奶”因此逆势突围,形势一片大好。 作为百万家庭牛奶的供应者,牧场是张银冲最引以为傲的财富。在杭州湾生态牧场这个华东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里,无论是4000多头荷斯坦奶牛近100吨日产牛奶量,还是瑞典阿法拉伐“挤奶王”自动脱落式挤奶器、输送鲜奶的全封闭不锈钢管道、快速降温贮运、20多种奶牛精饲料全电脑配方和奶牛健康监测制度……一个个行业高标准的呈现,无一不在勾勒“宁波牛奶”的品质轮廓。 “奶源的优质与否是决定产品品质好坏的最关键因素,乳业巨头们之所以兵败‘三聚氰胺事件’,完全是‘只摘果子不种树’的报应。”张银冲的言语间饱含着耕耘者的踏实和坚定。 在人们“谈奶色变”的日子里,宁波奶业不仅经受住了考验,市场销量还不跌反升。 “近年来,宁波牛奶陆续引进了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典、英国、丹麦等国的21条自动化生产线,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和环境无菌化,日处理能力达300吨。”对于企业在牛奶品质上的大手笔投入,张银冲最是津津乐道。 4 不创新,就要落后 “市场经济竞争何等残酷,没有危机感,不懂创新就要落后。因此,我从不敢懈怠。”张银冲说。 从单一的瓶装奶,到如今的新鲜杯、新鲜屋、新鲜袋等八大系列40多个品种;从大众的宁波牌产品到高端的涌优品牌产品,“宁波牛奶”一直走在产品开发创新的路上。 “就在今年,我们又推出了《印象宁波》系列牛奶,将文化和时尚巧妙地植入到了牛奶产品之中,把牛奶做成了宁波的‘城市名片’,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张银冲若有所思,“而实际上,宁波人从小喝到大的牛奶的变迁,何尝不是印证着城市的变迁,甚至是国家的开放、发展、富强、兴旺的足迹。” 经过了十几年的坚持,如今的“宁波牛奶”已然在张银冲的带领下,从上百名员工、年业务量仅二三千万元的国营小企业,发展成拥有直接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值达3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可这位从部队出来的60后老板偏又是个充满激情且享受工作乐趣的人。用他的话说,“人到一定年龄,休息是挺无聊的事。”这,注定了“宁波牛奶”不会平凡。 在做好牛奶的同时,张银冲又紧跟市场,带领集团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他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宁波保税区涌优贸易有限公司。2014年3月,他在保税区建成了近8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延伸产业链,除了鲜奶,开始将包括牛肉、红酒、蜂蜜、奶粉等优质澳洲产品引入国内。这是他对“宁波牛奶”未来的布局。 第二步,他又砸下4亿元,在大本营江北建立宁波老年康复医院,引入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慢性病治疗领域的先进设备,服务有需求的老人。这是他一贯的愿望所在。 而在主导过一次次转型升级后,张银冲又选择了成为文化产业的先行者——成立宁波涌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汇聚了众多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传统技艺,在金丝楠木木雕领域打造出了一批独具匠心的工艺作品…… “时代不断更迭,如何初心不改,又不断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张银冲说。 与时代同进步,“宁波牛奶”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商界传奇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