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记者从天猫2684亿元的成交纪录里,看到了居民们强大的“购买力”;而刚刚收官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折射出的是中国企业“买全球”的决心——这两股力量不约而同地暗示着,扩大内需和振兴消费,值得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宁波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处长尹秋平曾说,要想促进宁波消费,离不开“有钱花”“有地花”“放心花”“开心花”“敢于花”。近期,宁波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给这“五朵金花”开出了27条“催化剂”。 A “衣食住行”的 提档升级 提及消费,最基础的内容不外乎“衣食住行”。 对于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新一线城市”宁波来说,市民们追求的早已不只是吃饱穿暖,而是“吃好穿好”的消费升级。相应地,方案也将“提升餐饮消费”和“促进时尚消费”列入了议事日程。 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宁波餐饮面临的问题:特色少、同质化,“一见川菜、小龙虾等生意火爆就一哄而上”,导致扎堆竞争……方案针对性地提到,要“积极培育甬菜名品,保护和传承餐饮老字号”“促进餐饮集约化经营”,同时培育一批绿色餐饮、街区。试想以后带外地朋友来宁波吃饭,或将有更多亮得出手的金字招牌。 同时,方案还特别强调未来餐饮的“线上+线下”创新融合发展,支持互联网平台汇聚消费资源,提供在线订餐、网上预约等服务。 在“穿”得时尚方面,宁波曾是“红帮裁缝”的发源地,本土的太平鸟、GXG、唐狮等时尚名牌更是在今年“双十一”斩获亿元销售额。如何将宁波的时尚名城建设与时尚消费结合?方案指出,既要从供给侧“推进设计创新”,又要从需求侧“建设三大层级特色商业街区”“打通免费消费渠道”,具体包括:“2019年,制定泛老外滩国际风情街区、月湖·天一阁历史文化街区、南塘老街等特色街区的改造升级方案,于2021-2022年建成3条国家级高品位步行街。”届时,要想“剁手”买LV和古驰的包包不是只去和义大道,因为宁波市还将争取“在宁波保税区、空港等各类海关监管区、重点商业广场和景区等,设立一批免税商店。” 提及“买买买”,恐怕有人会说“高房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让人有钱“不敢花”。方案特别指出要“完善住房租赁消费”,推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比如,于2020年合理安排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并在2022年年初步形成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出行方面,提升汽车智能化水平将成为升级的标配。方案明确表示,要“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优惠,以及新能源车的购置补贴政策”。当然,人们关心的“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问题也安排上了。 可以确定的是,新能源公交车离我们不远了。方案指出要“加快推动城市公共领域车辆升级,新增及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鼓励出租车、环卫车、公务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光是2019年,就要新增及更新清洁能源(新能源)公交车350辆。 至于一些车主关心的旧车淘汰问题,方案在“鼓励绿色消费”板块提及,将规范汽车、电子产品回收产业,扶持汽车、电子产品循环利用产业。在2019年,推行国三老旧柴油报废引导淘汰政策,并于2020年制定淘汰补贴标准。 此外,这份方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未来衣食住行的想象图景:随着5G商用的推进,VR、AR、物联网等应用将渗透进我们的消费场景;而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健康等公共服务应用将更为落地民生,一起构筑成“扩大信息消费”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