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消费信贷类产品
蹭热点狂送“大礼包”

拿这些礼包前可得好好想想

    划不划算?还得仔细算算

    各大互金平台也算铆足了劲,趁着购物狂欢带来的消费热浪来分一杯羹。但是,真的划算吗?建议伸手接下大礼包前好好算算账。

    首先,免息券基本是7天以内的期限,有1天、3天、7天,就是在你的一笔消费借款周期里,只有规定的天数可以享受免息,折扣券也同理。另外,也有平台对享受金额做了规定,多数需在三五千元之下。

    此外,记者发现,相当多此类产品的宣传页面上,并没有写明贷款利率、担保费、逾期收取罚息等一些重要信息,有些只能不断地在平台上搜索或者咨询在线客服才能获取,对费率的描述也不容易找到,关于罚息率更为隐蔽,而更有平台只有先注册并且提交资料进行审核通过以后,在借款页面上才会显示贷款利率和担保费相关的信息。

    这些明里暗里的费用,你要算算划不划算。

    不要以为“免息”就是一点费用成本也不要。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免息期内,花呗免息期和信用卡的免息期,都是没有利息的。但分期购物,商家没有提供免息服务的情况下,分期就有手续费了。比如你用花呗,及时还款没有额外费用,但是用花呗分期就有费用,期数越多,手续费越高。花呗交易分期,三期手续费2.5%,六期手续费为4.5%。以500元为例,每期手续费还3.75元,12期手续费为8.8%,每期手续费=分期金额×手续费率÷分期期数。

    先以花呗分期的手续费来算算。分三期还,手续费2.5%高不高?实际年化利率达到16%,这个算高吧,只是因为借的钱少,每次花得不多,感觉不高而已。白条也类似,现在网上有利率转换计算器,你可以去算算。

    别因小失大,小心影响征信

    不是说开通了这些互金平台的信贷消费产品,就会对征信产生影响,但须注意的是,如果仅为了一些优惠而开通并不常用的服务,很可能会因为疏忽惹上麻烦。

    “我以前用过白条,当时有优惠,买了100多元东西,用白条可以减5元,我就随手一点开通了,没用过几次,差不多每次有优惠才用一下,因为有次用的额度太小,好像只有十几元,自己忘记了,导致了逾期,还清后马上注销了。我用花呗是因为我有余额宝在用,每到月初自动扣款,这样免于导致逾期。而相对来说,在京东买的东西少,还是用信用卡关联支付,管理起来更方便。因为类似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开通多了,特别是为了优惠去占便宜开通的,平时用的又不多,管理起来比较麻烦,导致逾期更是得不偿失。”胡女士说,后来看到其它平台的优惠,她就比较谨慎了,虽然有大礼包,自从白条注销后,她再也没有开通过其他的互金消费信贷类产品。

    据记者了解,像花呗分期、白条、任性付、唯品花等产品,都是接入征信系统的,无论哪种逾期都是非常不划算和影响征信的,一定要及时还款。

    比如,如果花呗的分期逾期,算下来年化利率18%;京东白条逾期后,除了0.05%的日服务费,每天还有0.015%的违约金;唯品花逾期还款,会收取每日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一的逾期罚息。

    一般消费者都知道,如果贷款类产品有逾期还款的情况会记入征信系统,自己的信用分是要扣减的。但是,另外一种征信上的记录,实际上也会降低你的信用分,那就是查询记录。如果你的征信被查询的次数很频繁,那么,银行可能会认为你经常在申请贷款,很缺钱,从而在你去银行申请房贷、车贷这类大额的贷款时,个人信用评级分降低,不易获得贷款或者会使贷款利率上浮。

    据业人士透露,花呗分期、白条、微粒贷等产品与信用卡不一样,信用卡在办理时,银行会抓取一次客户的征信,通过征信评级给予客户额度,在这个额度下使用,银行不会每次都抓取客户征信。但小贷公司、金融消费公司,以及知名的互联网贷款平台,它们每做一次贷款就会抓取一次征信,你的征信查询记录就会上升。

    这位人士建议,如果个人资金有能力覆盖消费,尽量少用网络贷款平台支付每笔几十元、几百元的消费,因为如果频繁使用,银行会怀疑你的消费和经济实力不相匹配。

    理性消费,谨慎多头借贷

    有经济学家表示,在消费信贷领域,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电商旗下的金融平台、银行、消费金融机构都在争先恐后发力双11,用来加大获客及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类似大力度的促销活动可能还将不断推出,但作为金融消费者,还是应该做个明白人,慎重考虑一下需不需要或合不合适,再做决定。

    “花钱一时爽,还款两行泪”。在各种消费信贷产品大开便利之门的同时,消费者的买买买变得更为容易。但是,欠的债终究是要还的。不少消费者在消费金融杠杆放大的情况下,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多个平台开通消费金融产品“沾便宜”,直到还款时才发现捉襟见肘。有些消费者在多个平台借贷,虽然单个平台额度不大,但加起来有可能已超出支付能力,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尴尬境地。

    招银前海金融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多头借贷用户的信贷逾期风险是普通客户的3倍至4倍,贷款申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概率就上升20%。

    因此,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当注意金融机构消费分期产品的合规性和合法性,以及还款期限、还款日期、利息利率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合理借贷、控制杠杆。

    也有人士指出,消费金融要兼顾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消费金融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即从市场有什么消费需求就提供什么金融产品,转变为引导服务实体。通过创新,支持理性消费、健康消费。金融不仅要有商业责任,还要强调社会责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