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秀出内销潜力 如果说进博会让人达成了网罗海外优品的目标,那么“双十一”爆发的强大消费力,无疑坚定了企业家们“全国卖”的信心。 吕希岩自豪地“秀”出一组数据:今年“双十一”当日,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进口成交单量达到850万单,同比增长54.7%,占全市的70%,销售额比去年翻了一番。要是跟2014年起步阶段的60万单相比,更是扩张了十几倍。为此,保税区当天光是工人数量就增加了近2万人。 现场的嘉宾纷纷表示感同身受。李娜介绍道,其公司从2013年从事跨境电商以来,每年都有进步,“今年‘双十一’,我们的单量同比增长260%左右,前几天我们从8点到18点一直忙着打包,总经理也前来帮忙。” 夏正宇更是直言:“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非常旺盛。”今年,银泰西选不仅在天猫国际拥有旗舰店,还上架了银泰的APP,同时还有40多家线下门店。没想到,“双十一”当天不仅因货量巨大而遇上“货物爆仓”,光是美妆类就在APP上实现1000多万元的销量。当天,开出时薪40元都招不到临时打包工人。 夏正宇认为,比预期更明显的是销量上涨,预示着进口商品的顾客群在扩大:“现在,进口商品性价比越来越高,我们的日化药妆类价格已经接近日本门店的价格,比如花王眼罩我们卖68元,日本专柜要卖80元。所以,进口的美妆、面膜变得老少皆宜,几乎成为人们的标配。” 同样,得益于地理环境优势,法国、意大利等地的葡萄酒酿造成本要低于国内,而进口的普及也让“品红酒”逐渐从高端走向大众。由此看来,蓬勃增长的进口消费力,又何尝不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绝佳体现? “卖得好”还有哪些打法? 如此,该如何把海外的品牌和渠道推广至国内,让广大B端渠道商和C端消费者心满意足地“加购物车”? 考拉海购宁波分公司——宁波优买电商的总经理焦云峰,提到了当下最火的直播、短视频等元素。今年,考拉海购合作的一家日本品牌方在进博会有个大展位,公司便想到用考拉的直播频道,一边推出“逛进博会”的直播,一边在现场带上专用仪器给观众做免费检测。直播效果非常不错,品牌方推出的一款“营养包”也成了销售爆款。 “所以我们认为,可以借进博会的热点把销售功能也做上,包括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能直接和电商产生良好的互动。”不仅如此,焦云峰认为进博会的现场也是一个拓展渠道,“比如巴西的展位,特色舞蹈表演让人们围得很满,也能让观众知道原来这些国家还有这些特产,这种方式值得借鉴。” 线下体验,也是宁波保税区进口商品市场的考量之一。成立10年以来,进口商品中心的国家特色馆已达13个,展销范围遍及中东欧和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吕希岩介绍道,11月初,第六届宁波保税区国际葡萄酒挑战赛顺利举办,还特意请来了世界葡萄酒大师Tim Hanni当评委,吸引20个国家的逾300款葡萄酒做同台PK,正是线下推广的努力。 在终端平台布局“线上+线下”引流的同时,作为供应链管理“大中台”的井贝电商,则是将仓储、物流、金融等布局至全国各地,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进口商。 “我们的仓储板块从梅山开始,业务量稳定。去年7月,我们进入了义乌保税仓,而第三个位于长沙的保税仓也在今年投入使用。”井贝电商副总经理唐道军介绍道,“这样一来,我们的中小客户只需负责卖货,中间供应链都由我们做,而现在我们可以给他们多一个价格选择。长沙的仓储,也能满足客户拓展华南、中部、西南市场的需求。” 宁波商品进口如何提升? 在企业家们的不断努力下,宁波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优质海外商品进入中国、销往中国的枢纽。然而,嘉宾们指出,要想让宁波的商品进口“持续给力”地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首先,是更多好物能不能“进得来”?夏正宇坦言,她曾参加首届进博会,却发现除了海苔之外没有能开发引进的新品类,因为政策限制,“比如一般贸易进口化妆品,备案需要一年半载;比如一些日本食品,保质期只有5个月,但进仓出仓就得花去三分之一时间;比如许多肉类制品无法准入……” 所以,夏正宇呼吁,不是我们没有消费市场,而是瓶颈制约的因素有待突破,希望宁波能把配套的基础设施做上去。一旦政策的“水龙头”引一下,相信不少企业都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做起来。 针对这一点,嘉宾们普遍提到,若是能争取到自贸区,将是进口贸易便利化的极大利好。焦云峰补充道,得益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相关政策,在上海进口化妆品最快3个月就能完成备案。 李旭君说,目前部分进口商品的政策许可,仍存在一些准入壁垒,但随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商品进入中国的门槛也会降低。现在,宁波正积极争取浙江自贸区扩区;同时,宁波保税区是全国唯四的进口创新示范区,接下来仍会有相关政策,扩大该平台的集聚效应。 其次,宁波的交通物流仍有待提升。不止一位嘉宾提到,“宁波国内到岸的物流配送成本太高,比如长沙一个包裹的价格比宁波便宜几元,而上海也因往返货物量大把成本降了下来。对宁波来说,经常有‘满车去,空车回’的现象。” 对此,嘉宾们认为空港或将是宁波未来的着眼点,尤其是等宁波栎社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成之后,更多高价值产品有望在宁波实现中转分拨。 在“进得来”之后,更要“留下来”。宁波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伟强认为,目前先进城市之间已经到了“拼服务”的阶段,因此本地的营商环境、孵化培育极其重要,比如宁波的政府服务,需要更多地向人才服务、企业服务转变。 “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一直是全国出口大市,去年全市的进口仅占了外贸额的35%,但这两年对进口的重视开始加大。鼓励进口,既是宁波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姜丽花总结道。 因此,宁波要紧紧抓住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的机遇,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让宁波的城市辐射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借进博会的东风,我们期待外贸大市宁波的扶摇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