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一诺 从国潮联名到故宫文创,文化IP的热度直线上升,也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途径之一。 名为“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和“知恩图报”的四只宁波汤圆形象,活灵活现,分别代表宁波历史上四位先贤:格物致知的王阳明、英勇抗清的张苍水、藏书万卷的范钦、汲水奉母的董黯,其代表的宁波精神,自“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后深入人心,“宁波小知”也成为了宁波的时尚文化IP。 “小知”的背后有哪些人的推动?宁波有哪些文化值得挖掘?这其中又有哪些生意可做?浙江意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将在东南商报第74期创业分享会上,解读IP的文化力量。 1 1 创业初期,“一条腿走路” 大学时,李克强总理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讲话给了孙良勇极大的鼓励。他从大一开始创业,组织过礼仪模特兼职,运营过阿里巴巴-淘点点、口碑、阿里旅行城市服务商,之后又被文化产业的魅力所吸引,开始承接设计类、活动类项目。 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另一个角落,葛晨野也在为他的创业计划做着积累。 2010年,设计专业毕业的葛晨野,在雅戈尔、万科等大企业做营销策划,在工作期间跑遍了整个华东地区,把一个在全校师生面前发言都会紧张到腿抖的男生逼成了业务精英。职场上的残酷历练,无疑大幅度提升了他的谈判能力与判断能力。 从大公司辞职后,葛晨野蹲在杭州的出租屋里试着折腾电商服务项目,却无心插柳,在红红火火的杭城电商环境中,看到了“眼球经济”的未来。2015年,葛晨野决定创业建立文化创意设计公司,与曾经有过业务合作的孙良勇走到了一起,共同创立意佳团队。 创业路上,合伙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与人走到一起,要一条腿走路。在三观和对事情的看法上基本同频,想法默契,思想一条心,不为了妥协而妥协,而是要在彼此尊重基础上的互相磨合。”孙良勇说。 创业初期,公司主营企业VI打造、品牌升级包装、文化氛围系统建设以及承接各类活动,而靠甲方“吃饭”的乙方,常要面临业务断层的巨大考验。 “整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或是天气最热的时候,通常很难接到业务。但即便没有业务,公司也要养人,也要发展。”孙良勇还记得团队刚成立之初,他投入了几乎所有积蓄租用办公室,又遇业务寒冬期,穷得吃了许久的泡面。 创业路不好走,两人磕磕绊绊,扶持前进。就像马云曾经卖义乌小商品补贴公司运营一样,葛晨野白天上班,晚上创业,用上班挣的钱支持创业,每天还承受着害怕失败带来的巨大压力。他说:“我不担心亏钱,担心做了那么多、投入那么多却没法对自己和团队做交代。无论如何,都想求一个结果。” 从成立之初仅3人的团队,到如今拥有25位员工的意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的组织架构也更加成熟完善。去年11月,意佳负责执行于杭州举办的国际展望大会。大型活动的成功承接,亦体现了团队逐渐壮大的实力,但乙方公司天然受限的条件使得孙良勇与葛晨野不甘现状,寻求突破。 2 2 突破瓶颈,从乙方到甲方 “五彩斑斓的黑色”,“字要大、要显眼”,“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但就觉得不行”……这些常在网上被调侃的“甲方金句”虽然带点夸张的成分,但也基本属实。 众所周知,设计是不能被标准化的,而在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意佳团队已经能够摸准客户的个人偏好和喜好,至少,想要单纯讨好对方并不困难。但限制乙方公司发展的,不仅是永远被动的“地位”,还有难以突破的利润空间。“传统服务业竞争激烈,初创公司很难拿到头部资源,且商业模式简单,业务量不稳定,市场价格战消耗严重,使得大家都非常疲乏。”孙良勇坦言,“乙方公司一路发展,无非承接更多的业务,靠招更多的人来堆砌执行实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虽然很忙很累,但收入却不高。” 今年8月,寻求转型突破的意佳遇上了“宁波小知”。 2018年,郑栅洁书记在首届世界“宁波帮·帮宁波”发展大会上用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理和知恩图报这四个“知”描绘了宁波人群像。“四知”既体现了以“宁波帮”人士为代表的宁波人的气质,也是“宁波帮”精神的主要内涵。 2019年1月,甬城求“知”·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吉祥物征集大赛启动,主办方为宁波文博会推出“宁波小知”创意形象,更生动地向海内外观众展示宁波形象。 “小知”形象诞生后,全市上下也在不断挖掘其价值。机缘巧合下,相关部门委托意佳团队为“小知”做一款茶产品。 “在全民文创的环境下,我们相信玩法不止这些。”除了包装设计,意佳团队还凑到一起为“小知”主题策划了许多可延展性的项目,主动进行了其他衍生品的开发。今年8月,首次举办的“地铁展”也将团队的名声一炮打响。 “创意宁波地铁展”举办期间,以“宁波小知”为设计灵感的一系列文创新品亮相鼓楼、樱花公园、海晏北路、福庆北路四个地铁站,共有近25家企业参展,不但成为了一道宁波的新风景线,也将每日10多万的地铁人流量转换成了有形的价值。活动后,也有不少机构主动上门寻求合作。 最终,意佳团队不但围绕“四知精神”打造了“知茶”等城市伴手礼,还拿下了IP授权。目前,“宁波小知”相关创意设计作品已有30款。 “珍惜机会,将’小事’放大,主动创造更多可能性,是我们成功的经验。”孙良勇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