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5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基金加速上市,考验基民择基能力

    盈亏有因,基金该怎么选?

    “今年股债齐涨,各大指数也都上涨,身边的朋友买基金,一买一个涨,独独我手中的民生加银新动力混合A至今净值为负。这一年来,在大多数人基金账户余额妥妥增加的情况下,还亏损了13%有余,真是格外令人揪心!”基民钟先生至今不解,为什么别人的投基运气这么好,而自己在几千只基金里看花了眼,挑了一只“绩差”基金。

    实际上,理财专家表示,投资基金不像P2P行业,基金行业产品的信息非常完整透明,要想选一只靠谱的基金,只要耐下心来,完全有方法可循。而面对万亿基金和日渐加速的新基金发行进度,基民们下手更要擦亮眼睛。

    基金的业绩是择基的重中之重。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基金的收益率和大盘(如上证指数)或同类型基金的收益率进行比较,看它能否在一定期限内跑赢大盘以及其它基金。根据时间和业绩来选择基金,基市里有一套最常用的“4433基金筛选法”。其中,第一个“4”是指要选择一年期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4的基金;第二个“4”是要选择两年、三年、五年、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前1/4的基金;第一个“3”指选择近6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前1/3的基金;第二个“3”则指要选择近3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前1/3的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这四个步骤筛选出来的基金,理论上是照顾到了基金的长中短期的表现,可以缩小选基范围的。但实际操作中,基民还是需要对选出的基金做进一步筛选。比如,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基金规模、持仓明细、持有人结构、业绩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考察。

    根据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统计数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基金公司大约有100余家,我们在考量基金公司之时,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品牌实力,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难以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基金产品进行风险收益比的评估,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考优秀的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给予的评级水平。

    基金评级是指由基金评级机构收集有关信息,通过科学定性定量分析,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投资者投资于某一种基金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能够获得的回报进行预期,并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对基金进行排序。

    基民在选择基金时,应以四星甚至五星评级的基金产品为上。

    基金规模看起来与基金业绩无直接关系,却也是投资者筛选基金的重要考量指标。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基金规模过大的产品,在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会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困境,无法及时灵活进行调整。而且,规模过大的产品,从长期来看,业绩上涨的压力较大;而基金规模过小(比如低于2亿元)的产品,波动性会较大,且极端市场环境下,若出现了投资者集中赎回的情形,则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经验人士建议,投资者要选择一只稳健的基金,不妨考虑基金规模在5亿元至50亿元之间的产品。

    同样的,我们在挑选基金产品时,也要尽量规避新近成立的新基金,这是因为这类基金可供参考的历史业绩太短甚至空白。而且,这类基金的业绩往往与发行时所处的市场行情有很大关系,很难作为基金综合实力的参考标准。

    除了以上这些常规的择基指标外,经验人士还有不少有趣的参考方向。比如,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份额、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比例等。

    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份额或比例越高,说明机构对这只基金的认可度越高。相比大部分散户的盲目和冲动,作为专业的投资者,机构买基金所能考虑到的势必要多得多。比如,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基金在2017年1月14成立的时候,易方达基金公司自己就认购了7000万份,占总募集份额的比例达23.22%。这足见易方达基金公司高度认可这只基金及基金管理人。事实上,该基金后来的表现完全证实了机构的犀利眼光。

    当然,也并非机构者持有基金的比例越高越好。在机构持有基金的比例过高的情况下,一旦其选择赎回手中的基金,必将对基金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同样以一只基金为例。2017年12月21日,永赢双利债券C基金的累计净值为1.02元,仅仅过了一个交易日,其净值就跌了17%,直接跌至0.848元。个中原因正是12月21日该基金遭受到了巨额赎回。

    理财师表示,基金的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其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难以取得正收益。而在股市上涨的市场环境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

    但值得肯定的是,从长期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8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筛选出一只靠谱的基金,始终不失为靠谱的投资路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