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地铁如何利好商圈? 相比交通对一座城市延伸的意义,关心它的商业价值,似乎更“接地气”。为此,我在宝龙广场开业当天下午乘坐3号线来到现场,观察了一番周围客流的变化—— 宝龙广场涌动的人潮,在宽阔的中庭空间显得尤为壮观,人群最集中的当属永辉超市。相形之下,马路斜对面的印象城正在举行7周年活动,客流非但没有减少,反而看到领小米、华为优惠券的队伍排到1号门门口,网红蛋糕店“LadyM”得排队半个小时。 最为有趣的是,印象城与宝龙广场似乎正互相为彼此“引流”。由于3号线连接印象城、宝龙广场的地下通道尚未打通,地面上马路两端都挤满了前往对面的客流,络绎不绝。我的第一反应是,要是这一批批集聚的人群转向地下商业街区,不知能创造多少消费力! 宁波印象城总经理田欣对此亦有打算:“等2020年地下通道开通,我们早上7点就可以让它开放,为来来往往的上班族借道。这时,一些沿街商户如肯德基、汉堡王可以提前营业,从而抓住更多的获客机会。” 这让我想到,半年前我采访的地铁商业,仅 看到了地铁为商场某一入口带来的客流,却没想到它还能延展商业的运营时间、带动商圈的集聚效益。相反地,印象城临近地铁的1号门,客流量已从地铁开通前一两个月的明显增加,变得日趋平稳。 田欣的解读是,人们已经从地铁开通时的“尝鲜”,慢慢回到最初习惯的生活方式。从长远看,能留住客人的不仅是地铁,最重要的,还是商场业态的综合考量。当然,她也期待更多地铁线连接成网带来的规模效益,也期待地下通道贯通后全新的钱湖北路商圈。 由此可见,地铁对商圈的利好,绝非立马就能助其走上客流巅峰,而是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地改变。地铁不是客流的“充要条件”,要想引流少不了场景化的体验;而要想把人流转化为现金流,更少不了一系列的业态组合。 宝龙广场的“唐老鸭”展览引得青年拍照打卡,印象城“未来可柒”的IP活动令小朋友流连忘返……都是引流的绝佳证明;而究竟谁才能获得更高的客单价,还有待2020年的时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