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部新城。 |
B 创业创新,涌现澎湃活力 2019年年初,甬江科创大走廊写入了省政府工作报告,这又是一个对宁波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高能级平台。 目前,甬江人才创新中心已投入使用,复旦宁波创新中心、新芽科技孵化器等平台与机构相继入驻,并与深创投、源星资本、海邦基金、清科母基金等合作组建了多支产业引导基金,规模预计达25亿元。 而从2018开始,宁波连续引进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等12个大院大所,高端智力机构数量突破60家。为宁波的高质量奠定了智力基础。 对宁波来说,这不仅带来了资金、项目,更带来了高端智力和研发人才,而这正是宁波所亟需的。 2019年,祖籍北仑的美国杜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博士贺江奇回到宁波创业,成立了宁波甬强科技有限公司。 在此之前,他在华为担任美国技术副总裁和北美凤凰城研究中心主任,聚焦于硅片、封装和系统层面的电子、机械、散热、材料和可靠性方面的研究。 “美国对华为的一纸封杀令,让我们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有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贺江奇说,规模达千亿的一期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生态,这让他看到了希望。而宁波集成电路产业的“一园三基地”(即宁波微电子产业园,设计、制造和装备基地)就是他梦开始的地方。 不仅如此,宁波在引进人才上的务实与诚意也感动了贺江奇。他说:“我特别记忆犹深的一件事是,当我还在深圳的华为总部时,宁波市驻深圳人才联络服务站站长乐伟都会特意带着宁波菜找到我,那个时候,他也不是说一定是邀请我到宁波来,只是很诚恳地问我有哪些合适的人才推荐。” 贺江奇表示,他将在宁波继续深耕集成电路相关事业。除了生产5G传输“国产替代”新材料,也会瞄准高端CPU封装。“一旦高端的CPU封装做起来后,会围绕宁波、北仑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生态链。因为与CPU封装相关联的工业方向太多了,材料、软件、工程、工艺等上下游都能发展起来。”贺江奇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宁波礼遇人才的厚度和温度,让越来越多优秀甬籍人才加快了回归的脚步。 据宁波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长姚力军介绍,目前该会已引进数百位海归回国创业,牵头数十项高科技产品和项目在宁波落户,已有4家上市公司,是宁波创新创业最有活力的一支力量。 C 回归实体,奔向高质量发展 宁波记录着甬商们曾经的成功,也必将铸就甬商未来高质量发展的辉煌。 过去一年,“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掀开了宁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宁波以实体为基,为甬商发展构建了扎实的基本盘。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外部贸易环境阴晴不定的2019,申洲国际斥资70亿元,用于建造系列新产能和技术改造等项目。申洲主动谋划应对,用实际行动生动阐述了“投资实体经济才是最大的回归”,也印证了“宁波制造”的初心与使命。 在汽车市场低迷、新能源产业加速洗牌期,杉杉则迅速调整战略,清理所有非核心业务,明确聚焦新能源,做精主业。 扎根宁波,立足主业,回归实体,奔向高质量发展——甬商中,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镇海人何旖莎在2011年学成归国,创立了浙江联盛新能源集团,同时成为优得运维的联合创始人。 目前,优得运维全球业务覆盖150多个城市,运维场站数超过350座,与联合利华、通威集团、隆基、国家电投、ENGIE等全球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2020年,优得还将启动总投资12亿元的新能源项目。 在海曙总投资10亿元的细胞基因制备临床转化基地项目,如今,该实验室已成为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细胞制备和质量检测中心,很多转化研究有助于患者康复治疗。 将这个项目带回宁波的正是希诺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黄莹之。“为了让实验室良性运转,我们引进了一批国际细胞治疗专家。”黄莹之一一细数,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陈俊峰博士担任首席技术官,还有德国科学院院士Jean Krutmann教授、德国皮肤临床专家Rolf Hoffman、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Kelvin McElwee教授等。一支阵容强大的国际化人才梯队正在快速培育,助推宁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246”万千亿产业集群的建设脚步随着甬商的热情和努力,一步一步扎实推进。2019年1~11月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的12个产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的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树高百尺不离其根,江逐千里不舍其源。今天,宁波这片热土正在成为甬商新征程的起点。 “只要你愿意参与,宁波一定让你有机会成就梦想。”伴随着甬商回归的脚步,他们的未来,将同宁波一样精彩纷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