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严瑾 说起2019年的外贸形势,想必不少人会提及“寒冬”二字。这一年,一波三折的中美贸易摩擦,考验着企业接订单的信心;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层出不穷的信用风险,又为宁波的出海之路蒙上了不确定的阴云。 2020年,外贸的春天会不会来?财经作家吴晓波给出的答案是:“一定会来。但即将到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春天。2019年的冬天不是靠熬能够过去的,必须要靠创新。”这一轮冬春交替,或将诞生出无数的新品牌、新模式,而一批“甬”立潮头的企业家们,已经预见了风向…… “坐享其成的时代过去了” “目前,我们不再仅靠拿到资源就能坐享其成。不管是生产、贸易还是物流,都要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增加利润来源,与合作伙伴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回顾2019,无论是从事大宗商品进口,还是一般贸易出口,都印证了中基宁波集团副总裁周海鹏的话:曾经,做大宗生意只要拿到铁矿、能源、石油等货源,便能赚得一些代理费;如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发生震荡,工厂会困惑“万一进料加工后遇上价格暴跌”该如何是好……这些都在促使作为贸易商的中基,成功走出一条集金融风控与工贸结合于一身的“3.0路径”。 曾经,一款塑料音乐盒在2002年可以卖30元,只要“样品出快一点,报价合适一点”就能接到一大笔出口订单,令人感叹“彼时生意太好做”;如今,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知涨了几倍,即便仍卖30元,外商的下单量也少了。出口商要想生存,不得不想方设法延伸价值链。 至于贯穿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则是加重外部压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一针催化剂。在知名外综服务平台——宁波世贸通副总经理孔泽昊看来,中美贸易对宁波进出口的潜在影响,远不止输美商品加征15%-25%关税那么简单:“我们无法孤立看待美国市场,因为它可能影响整个北美、欧洲的采购风向。比如,当总部位于美国的沃尔玛减少了对一家中国采购商的订单,欧洲沃尔玛或将对标美国而跟进。全球贸易的供需关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不确定。” 我们已然看到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蝶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短期内将使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3%,其中一半影响来自商业和市场信心效应。据宁波海关统计,去年1-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8307.2亿元,虽然同比增长5.5%,但增速环比下降。 展望2020,受访对象们已普遍做好了“贸易摩擦常态化”的准备。孔泽昊坦言,广大中小企业无法改变或预见国际形势,只能在保持“谨慎发展”的同时,提升产品的开发能力,这样才能将订单牢牢把握在手里。 2020,让价值链向终端延伸 “提升竞争力”说来容易,但实际操作绝非纸上谈兵。孔泽昊认为,要想跟上这一步伐,2020年企业最应关注“贸易去中间化”的趋势,更多地了解终端市场。 何为“去中间化”?宁波日用百货出口龙头——赛尔集团董事长徐平炬举例说:“现在,我们已经有60%-70%的客户是海外终端零售商。而据我们所知,像沃尔玛等美国终端零售巨头,过去60%-70%的商品都是向进口商采购,而近两年这一比例可能会降到50%以下。” 由此可见,传统外贸中“工厂-贸易商-进口商-零售商-消费者”产业链的“五段论”,正在慢慢跳过部分中间环节,甚至向“工厂-零售商-消费者”的“三段论”看齐。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老外们”同样受到加征关税、电商冲击带来的成本压力,迫使他们通过“直采”获得更高利润。 这样一来,孔泽昊所说的“了解终端”愈发有了现实意义:“贸易中间环节的减少,意味着产品研发、设计、打样的周期越来越短。如果做美国生意,你必须要研判这一品类是要走加利福尼亚还是洛杉矶?当地市场喜欢怎样的审美?要是闭门造车,可能连风口都没有把握住,就变成库存压力。” 所幸的是,孔泽昊已经看到了宁波企业靠近海外市场的转变:他曾走访的多家中小企业,几乎都有了设计研发部门,有的将业务外包给更懂当地的欧美企业,有的则自己培养独立设计师。这种从OEM向ODM的延伸,不仅能为产品平添约30%的溢价,还离海外消费者更近了一步。 “今年9月,世贸通在罗马尼亚建立的中东欧营销促进中心,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国际营销公共服务平台。这一前展后销的平台,也是我们为了接触终端的尝试,目前已经将200多家供应商提供的涉额2500万美元货物售至当地。今后想以罗马尼亚作为平台,撬动匈牙利、波兰等更广阔的中东欧国家市场。” 徐平炬也分享了类似的案例。他认识一家年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美国市场占比约80%的公司,面对贸易摩擦时却相当淡定。原来,该司与美国市场已达成深度合作,就连他的美国进口商客户,都入了他们公司的股份,自然不必担心订单流失。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海外延伸,想必会在2020年谱写出更多案例。 跨境电商标出“静默下单”的风向 另一个把“触角”延伸至海外终端的表现,是2019年被我们频频提及的跨境电商。吴晓波在《预见2020》的演讲中,特意展示了一组在亚马逊全球开店上畅销的中国品牌:“我们在全球市场看到,这些中国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品牌,它不再藏在领子里,不再是ODM、OEM,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2.0。” 如果说以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B2C,让吴晓波等大咖看到了品牌出海的机遇,那么宁波卖家2019年对跨境电商B2B的热情高涨,则让我们预见了全球贸易“静默下单”的风向标。 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宁波区域负责人吴向进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宁波卖家向阿里巴巴国际站的平均投资金额,比去年同期的七八万元翻了一番!更有一位宁波的跨境电商B2B卖家,创下了投资额超过400万元的全国纪录。 “说明宁波对跨境电商B2B非常重视!一是依靠传统线下展会成交的大企业,开始注重线上渠道;二是拥有品牌与实力的大企业,越来越愿意为线上推广做投入,以增加‘老外’在线上找到他们的可能。”吴向进说。 在传统外贸人的印象中,以广交会为代表的线下展会,一直是结识新客户、维系老客户必不可少的渠道,下单前总得亲眼看到、亲手触碰样品才放心。但吴向进注意到:2019年10月广交会的人气同比下滑,但直接在线上“静默下单”的B2B成交额却水涨船高。他分析道:“首先,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是一种降低采购成本的方式。其次,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变得个性化,这意味着过去的大批量‘通路货’产品,要向小批量的定制品转型。一笔货值5000美元-20000美元的订单,可以直接在线上发货,搭配海外仓与空运物流,只要3-5天就能送达美国批发商手中。” 更重要的是,技术的进步成了这一数字贸易新业态的基础——阿里等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可以助力买卖双方的互相匹配;平台引进的权威认证机构和信用额度,能为宁波供应商做品质背书,给外商“一键下单”的信心;而未来VR、AR等技术的进步,或将远程把产品的“相貌”展示得一清二楚。 “我们相信,未来5年都会是跨境电商发展的黄金期,而宁波擅长的汽配、家具、服装产业,非常适合开展定制化的跨境电商B2B。我们希望宁波有更多内贸电商企业,甚至以奥克斯、太平鸟为代表的头部制造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商的尝试中来。”吴向进说。 既要大象起舞,也要蚂蚁雄兵 当我们复盘2019的宁波外贸时,不难发现“强者恒强”的特质。无论是大型外综平台,抑或是细分行业龙头,都能成功“跑赢大盘”。 今年1-11月,“宁波外贸一哥”中基宁波集团的进出口总额达3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下了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历史新高;业务覆盖160个国家的赛尔集团,也跑出了出口额2.1亿美元、同比增长25%的加速度;同期,宁波世贸通的出口额增速,亦达到14%左右。这些优秀的大企业并没有就此止步,还在源源不断整合资源,彰显“大象起舞”的步调。 “在复杂的外贸形势下,大企业在集中采购、商业运作、政府辅导等方面的优势会更加凸显,相对于小微企业,有更高的议价能力。”孔泽昊总结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宁波外贸的“蚂蚁雄兵”,将就此丧失生存空间。中基、世贸通等外综平台业务量的增长,恰恰证明了广大小微企业正主动选择依托平台“抱团出海”。吴向进提到,数字贸易亦是中小企业突围的一条明路。 “在外贸领域,‘门当户对’很重要:出口额1亿元的企业,产能支撑不了2亿元的订单;但营业额2000万美元的企业,匹配同等规模的进口商就刚刚好。目前,阿里大数据已经能做到‘千人千面’,分层次、分场景地匹配合适的卖家和买家,让大企业、小企业都能找到生存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看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广大“蚂蚁雄兵”的支持。2019年12月26日,宁波“甬贸贷”融资业务正式启动。年出口额30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可申请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融资贷款,以及贷款保证保险/担保融资贷款,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 在2019年11月的浙商大会上,马云说:“新一轮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贸易形态、贸易规则、贸易机遇未来十年以内一定会出现。过去,全球化是大企业为主导,未来全球化是好企业主导,只有产品好、服务好、体验好、为他人好的企业才能走得更好。” 正所谓“不以规模论头部,只以进阶论英雄”。迎接2020年的下一个春天,相信奔向“225”双万亿行动的宁波外贸人,都能成为在行业变革之际“甬”闯天下的弄潮儿,让世界见证宁波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