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天智慧科技城举行项目集中开工入园仪式

宁波“航天梦”在这里升腾

    记者 严瑾 通讯员 戚鸣

    1月10日,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举行项目集中开工入园仪式,共有14个总投资50亿元的项目开工、入园或签约,其中共有4个项目与航天元素有关。宁波迈向航天科技的步伐,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宁波在航天科技领域,将跑出产业集聚的加速度。

    一张航天产业集聚的蓝图

    作为“六争攻坚”的重要项目、南湾新区高新制造的代表,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要建成国际航天港和未来产业示范基地。宁波逐梦航天科技的雄心壮志,可见一斑。

    2016年3月,浙江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战略合作,决定在宁波象保合作区基础上共建宁波航天智慧科技城,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5.3平方公里。

    自建设伊始,科技城就将产业发展目光定位至商业航天、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未来产业,目标是打造千亿级航天产业集聚区。

    实现这一“星辰大海”,将分为“五年建镇、十年建区、二十年建城”三步走:

    2020年,完成启动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一期3.6平方公里航天科技小镇;

    2025年,完成28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框架基本建成;

    2035年,产业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初步建成为国内知名的航天智慧科技新城、国家级云制造示范基地、国内重要的未来产业基地。

    截至目前,科技城已累计引进企业已达922家,注册资本2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围绕着航天产业的“小目标”,已有不少项目正式落地开花。

    2018年12月,由北京天链测控投资建设的宁波测控地面站正式运营。它可与卫星建立600M以上的数传链路,具备自动跟踪、远程控制、诊断等多项服务能力,曾为我国首次海上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提供测控通信保障。

    1月10日,总投资额2亿元的星箭航天航空研发制造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重点打造航天航空高端装备、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航空新材料的研制。集中签约的,还有明腾电子的卫星工厂项目,该项目主要从事卫星研发制造、卫星地面终端产业及卫星运营产业,预计投产后年均产值20亿元。

    如今,经过三年的“高楼平地起”,园区的生产力中心标准厂房已交付使用,一批从事精密机械制造、电子元件研发的高端制造企业,也纷纷宣告入园。其中,宁波国钢新型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斥资2亿元的复合材料研发项目,便可广泛应用于海、陆、空等工业领域。

    细数航天背后的“宁波制造”

    在人们的印象中,航天往往是“国家队”的专利。为何以民营经济见长的宁波,要在这一领域分一杯羹?

    “布局航天产业,能给宁波带来科技创新的持续盘活、高端人才的集聚,以及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链。过去,宁波港带动了本地汽配、小家电等临港制造业的发展;而未来四五十年后的高端制造业,则可以由这一片‘航天港’来撬动。”

    宁波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道出了背后的原因,所谓“航天产业”的核心,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的研发、生产、制造,其复杂而精密的产业链涉及无数上下游环节。若是宁波持续发力,不仅利于打造产业集群,还将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中。

    其实在此之前,宁波已有不少企业,凭借雄厚的制造实力,成为航天“国之重器”的“幕后英雄”。

    宁波的星箭航天,为天宫二号提供了一台增压混气气源车,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氧气和氮气的混气增压,为空间实验室和飞船舱段“供氧”。除了为“长征七号”和天宫二号提供产品外,它还承担了我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氦气系统适应性改造任务。

    永新光学生产的镜头,成了嫦娥四号月背探秘的“眼睛”。为确保高质量成像,永新光学的制造团队对每道工序都经过了不计其数的试验。

    博威集团旗下的博威合金,一直致力于新材料产业的研发创新。其研发的高强高导合金材料,已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和天宫一号飞行器,成了航天工业企业必不可少的“粮食”……

    “北京等地拥有科研院所,珠三角擅长应用设备,而宁波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航天基础工业,具备较好的产业配套基础,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简称“国研东海分院”)研究员管如镜说。

    去年,国研东海分院曾对宁波的商业航天产业做了详尽调研。近年来参与到航天领域的不仅有大型央企,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2018年,中国首枚民用火箭的升空便是一个开端,而小型民用卫星的发射也预示着商业航天前景光明。其实,卫星离我们并不遥远,宁波也可以探索商业航天兴起带来的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