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宁波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宁波城市竞争力,如何再提升? 1.打造更高能级的产业体系,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25”外贸双万亿行动为抓手,构建“先进制造业+国际贸易”双翼齐飞融合发展格局。 立足宁波资源禀赋,在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南湾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象保区等重大平台载体,加速布局商业航天发射及卫星应用服务、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生命健康、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氢能汽车、量子通信、节能环保等前沿产业。 以实体经济为导向,改造提升汽车制造、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重塑“宁波制造”品牌优势。 通过三港(空港、海港、陆港)联动,强化宁波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地位。依托中国-中东欧“17+1”合作平台,以中国-意大利合作园区、中日合作示范园区为重点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紧筹备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17+1”峰会,谋划申办2030年世博会,全面提升宁波在国家新一轮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依托中国-中东欧“17+1”合作平台,以中国-意大利合作园区为重点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同时,把中日合作打造为宁波“十四五”期间对外交流的重点方向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着力点。 2.培育更具活力的创新体系,提高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功能是宁波“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也是“灵魂”和“牛鼻子”,对整个城市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角度,宁波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以甬江科创大走廊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引擎,聚焦产业创新,打造利益共享、能级提升的跨区域创新产业链。 3.形成更高品质的环境体系,提高城市宜居竞争力 提升宁波中心城区能级,强化宁波市对各县域的统筹能力,增强宁波市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拉开宁波大都市框架。强化规划统筹,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变。加快建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体制机制。 重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文化演艺、体育健身、旅游观光、餐饮服务、购物展销等城市消费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会展产业深层次融合,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建设为抓手,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提升城区发展水平。通过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融合”,倡导“幸福宁波”。 重点弥补发展科教、文化、医疗等比较优势较弱的功能,建设一批优质高校、三甲医院、国际社区,优化人才安居、医疗保障等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宜居竞争力。 利用2021年宁波建城1200周年的契机,开展“宁波建城1200周年”活动。整合现有的阳明文化周、海丝文化节、弥勒文化节、天一书香文化节、“宁波帮·帮宁波”大会等节庆活动。同时,积极申办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通过大活动、大项目、大平台,快速提升宁波文化软实力。 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和研究院所资源,争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国内外友好城市共建教育合作平台。 比如,与捷克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开展海洋工程、工业工程学科合作,与波兰比得哥什音乐学院开展人文艺术和文创学科合作等;充分利用“宁波帮”资源,形成“城市+母校+校友”的发展共同体,深度参与宁波高教和科研院所建设;积极推进宁波本土大学建设,探索兴建一座弘扬、传承传统中华文化的阳明大学(阳明书院)。 借鉴杭州等地全域都市化的经验,推进宁波全域都市化。结合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建议余姚、慈溪撤市设区,尽早合并江北、镇海两区。 4.营造更加优良的交通条件,提高城市宜商竞争力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首先要转变理念,从接轨上海、承接上海溢出资源,向服务上海、协同推进城市群发展的转变。 主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把握共建大湾区、服务大上海、做强都市圈三个维度,协同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流通、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加快推进前湾新区(浙沪合作示范区)、沪甬高铁跨海通道、沪嘉甬铁路、甬台温高铁、甬舟特别合作区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 充分借鉴南通、嘉兴、苏州等地服务上海的经验,强化宁波城市功能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支撑。 全面提高宁波空港国际功能。争取引进西部航空、吉祥航空、祥鹏航空、幸福航空等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宁波设立基地并增加运力投放,形成辐射周边的低成本航空网络。 积极拓展国际航班航线,重点培育面向东亚、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廉价中转航线。尽早开通宁波机场第五航权,争取日韩经宁波飞往中东欧国家的定期直飞航线。 总之,宁波要把“先进制造业+国际贸易”做大做强、做精做专,发扬老一辈“宁波帮”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才能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