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2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容院经历冰点时刻

张颖(右)正在给员工开会。

    记者 王心怡

    2月17日晚,宁波发布《关于尽快恢复生活服务业的通知》。张颖把文件拉到最后的负面清单,“美容院”三个字赫然在目,她的心一沉。

    “从严控制复工,也就是说,我们珂薇纳短时间内还不能开店。”张颖告诉记者。

    原计划里的2020年是他们往全国铺实体店的一年,不出意外的话,直营和加盟可以开上100家。去年年底,他们收了三家加盟的定金,其中一家地方都找好了,房租也付了。

    “停摆在这个当下,我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张颖说。

    “不单单是钱的问题”

    张颖很清楚,掣肘他们的并不是一纸负面清单,即便清单上没有美容院,他们还是不太敢复。

    “口罩、消毒水要达到一定库存量才能复工,这方面我们首先就没办法完成。其次,员工吃饭怎么办?上下班怎么办?万一路上感染了怎么办?对我们来说,复工已经不单单是钱的问题了。”张颖说。

    事实上,春节放假前,珂薇纳几家门店里还囤了少量的口罩、手套、消毒水,因为他们帮客人做皮肤护理时,必须要戴口罩和手套,而每件护理器具都必须要消毒过才能使用,他们原本是不缺防护物资的,疫情爆发初期,门店歇业,他们便将这些物资送给了边上的社区、物业和老顾客。

    春节假期,她和丈夫回到江西九江的小县城里过年。

    “村子很小,村这头和那头的人都认识。刚开始,大家并没有觉得病毒会跟自己有太多关系,该玩玩该吃吃该逛逛。大年初一,照例是用来走亲戚的,可村里突然通知不让串门了,出村的道路也封了,人人都在说买口罩,买消毒水。”

    当时,丈夫的朋友问夫妻俩,两块钱一只口罩要不要,外面已经卖上了十几元。张颖说,太疯狂了,平时店里的口罩才两毛钱一只啊。

    于是,她着手寻找联系手套、消毒水、消毒棉片等防护产品的供应商资源,多的时候,半天里要打上几十个电话,微信要处理几千条消息。

    “我们想,能不能利用线上的社群帮更多的人买到物资,毕竟五年以来,我们合作了不少供应商,货源相对稳定。口罩被国家收储,我们没办法做,但消毒水、消毒棉片这种,我们可以出面对接供应商,经由各个门店的社群分发到顾客手上。”

    张颖发现,原本是做公益的事情,却吸引了不少新的流量进入珂薇纳的社群,单高新区一家门店的微信群里就多了四五十个新人。某种意义上,新的流量在疫情结束后,极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新客。

    物流只能发顺丰,但是即使是顺丰,到货速度也非常慢。那时候,张颖甚至产生过一种错觉,或许当顾客收到这些消毒水的时候,疫情就结束了,生活也能恢复正轨了。

    很快,念头打消,因为全国范围内冒出越来越多的新增确诊病例数,更突然的是,大年初三,科比死讯传来。张颖说:“那是我喜欢了15年的偶像啊,他的突然死亡,让我觉得,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如果说此前,帮着对接防护物资的资源,她考虑的其实是疫情对于个体的影响。那么,这天以后,她开始真正关注起疫情给整个行业带去的变化。

    “所有品牌的订单

    都排着队等生产”

    珂薇纳品牌的诞生带有一定的互联网基因,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的裂变销售自家产品。2019年下半年,他们开始布局线下实体门店。

    对于商业模式,张颖毫不避讳:“套用去年大热的概念,我们是社交电商,但其实说是微商还更容易理解一些。很多人反感微商,其实归根结底,反感的并不是微商这个行业本身,而是不良微商用刷屏洗脑式营销来销售劣质的产品。”

    疫情蔓延至今,张颖身边不少同样做美容院却没有线上基础的老板已经撑不下去,纷纷选择关停实体门店。这让她反倒有些庆幸自己是从线上起家了,至少,社群的流量是目前最活跃的,也最有价值的资产。为此,珂薇纳推出隔离经济创业的概念,开出了一些线上的收费课程。

    “如果没有线上的收入,目前账上的钱最多够我们撑两个月。”张颖坦言。

    她一一细数了这中间的开支,房租压力很大,拿高新区一家上下两层的门店来讲,半年房租7万5千元,房东没有办法给他们免租,因为他也是贷款买的,总价1200万元,每个月还的贷款比他收的房租还要高。另一家在研发园附近的店面,每个月光房租就要3万元。

    张颖补充说:“我们公司员工虽然不超过15个人,但每个月的工资、社保也要交掉10来万元。如果我们想要把这个公司关掉,我们现在就可以做这个事。但是,我们散了,员工怎么办?我们的员工来自全国各个地方,他们在宁波也都是租房住,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他们也付不起房租。这是一个连锁反应。”

    更直接的打击来自于供应链。珂薇纳主打产品“精灵球”的生产地就在武汉的一家护肤品工厂里,工厂停工,产品只能断供。

    “我们三个工厂,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广州、一个在上海,80%的产品生产是放在广州和武汉的。武汉和广州的工厂不仅仅只是供我们一个品牌,还有像雅诗兰黛、联合利华、丝芙兰、欧舒丹、欧莱雅这样的大牌,即使能够复工,他们也不会只生产我们的产品,所有品牌的订单都排着队。”

    目前,受到供应链影响的产品品类占到了一半。张颖预计,一旦工厂开始复工,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他们真正拿到产品也要等2到3个月以后了。

    在她原本的设想中,疫情期间,大家都闲下来了,线下门店也没法去了,会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线上,但收费课程购买量等数据的表现并不如人意,她判断,可能大家都没有太多的余钱了。

    不过,她还是坚信,疫情结束后,社交电商行业会整体趋好——随着未知的意外风险越来越多和科技的越来越强,人和人之间的社交情感纽带也将越来越珍贵。这也是她当下的主要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