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波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春节后首日A股大跌超7%,央行果断出手向市场投放了1.2万亿元的巨额资金,非常举措让市场信心倍增,跌出的“黄金坑”引来各路资金蜂拥入场,A股一路开挂式上涨,各大股指不仅收复了首日失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深证成指甚至分别创下近2年、3年半和4年新高。 火爆的行情也迅速点燃了市场人气,交投一改节前低迷,2月4日至21日,日成交额始终保持在7800亿元以上,其中一半交易日保持在9000亿元以上,近3日更是连续破万亿元。 无论是公募基金的“抢购潮”,还是节后在家被动的“万民炒股”,亦或是不断买买买的北上资金……构成了股市极为宽松的资金面。 不过,A股如此暴涨还是超出了多数人预期,而持续逼空行情,更让不少当初没入市或中途离场的投资者倍感懊恼和迷茫——牛市真的来了? 开了挂的A股 2月21日是A股鼠年开市第3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再度上涨,上证指数涨0.31%报收于3039.67点,深成指涨1.05%报收于11629.70点,创业板指涨.82%报收于2226.64点。总成交额达1.17万亿元,再度刷新近日新高,这已经是A股日成交额连续第三天突破万亿大关。 事实上,节后三周里,除2月3日外,A股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强势。2月4日至21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0.67%,沪深300上涨12.50%,深证成指上涨18.92%,中小板指上涨19.48%,创业板指上涨23.99%。各大股指不仅收复了首日失地,中小板指、创业板指、深证成指甚至分别创下近2年、3年半和4年新高;市场交投也十分活跃,一半交易日的日成交额保持在9000亿元以上,其余交易日也均超7800亿元。 科技板块成了名副其实的领涨明星。2月3日至21日,计算机行业累计涨幅达15.27%,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电子、通信行业累计涨幅也均超10%。半导体、软件、集成电路、物联网、金融科技、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大数据、5G、云办公、云计算、光学光电子、新能源等科技题材轮上涨,共同推动创业板指在节后反弹行情中率先创出新高。 截至2月21日,鼠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2354只A股上涨,占比62.08%。其中,涨幅超2%的个股1990只,占比52.48%;涨幅超10%的个股927只,占比24.45%;涨幅超20%的有371只,占比9.78%;44只个股涨幅超50%;斯达半导、秀强股份、博杰股份、瑞芯微、奥特佳、深康佳A、公牛集团、会畅通讯、天银机电、玉禾田等10只个股股价翻。此外,斯达半导、瑞芯微、英杰电气、国联股份、晶方科技、指南针、双飞股份、光弘科技、震安科技、洽洽食品等10只个股创历史新高。 宁波A股“新贵”公牛集团“九连板”行情成为市场关注焦点,2月17日,在打开涨停板时,遭遇资金疯抢,流通市值仅百亿的“插座一哥”上市以来吸引了42.78亿元的主力资金,流通筹码几乎被换了2次手。 朗迪集团、锦浪科技也表现颇佳,节后分别累计上涨76.36%、57.21%。此外,宁波水表、容百科技、均胜电子、东睦股份、长阳科技、博威合金、宁波华翔等7只甬股节后累计涨幅均超20%。 资金蜂拥而入 2月3日,央行向市场投放1.2万亿元巨额资金,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2月4日、2月10日、2月11日,央行3日再度净投放4000亿元、9000亿元、1000亿元对冲逆回购到期,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月14日,证监会正式松绑再融资,有助于上市公司缓解因为疫情带来的现金流紧张问题;2月17日,央行下调了MLF利率10bp,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有望进一步走低;2月20日,央行如期“降息”,将一年期LPR利率下调10个基点;2月19日,央行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称,适时适度调整存款基准利。此外,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 政策暖风频吹,鼠年开市首日跌出的“黄金坑”瞬间变成了抄底的良机,外资、两融、公募基金、险资等各路资金纷纷涌入。 2月3日,素有“聪明资金”之称的北上资金果断逆势抄底,开盘仅6分钟,外资就净买入逾40亿元。午后开盘仅14分钟,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100亿元。当天北上资金净买入额高达181.91亿元,创下去年11月26日以来新高,也是沪深港通开通以来的历史第二高。 公募基金也开始纷纷自购自家产品,保险资金加大股票配置,私募积极增仓,两融余额稳步回升,大量机构和社会资金则通过抢购基金和ETF入市…… 统计显示,北上资金节后累计净流入409.25亿元;两融余额自2月4日阶段性见底后,连创新高,截至2月20日,较节前增长超600亿元。此外,基金爆款不断,“日光基”频现,千亿级别的募资基金横空出世,尤其与科技挂钩的基金均遭“哄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