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些天,跟蔡校一样马不停蹄的,还有公司同事何怀路、侯鹏、宋荣华、谭松柏。他们分别跑着不同的线路,但身上的使命都一样。 郑时杰深知,蔡校他们这一趟趟下来,所承受的压力和心酸不止在路上。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招募司机时,隔了半个多小时,有人无奈地回应说,“父母觉得危险,不给出来”;更有人碰上妻子哭泣说“你要走,我就跟你离婚”…… 2月3日,来自河南的个体司机王洪涛,主动请缨将一批消毒液运至武汉、恩施。当他拉着口罩从仙桃返回宁波时,等待他的没有夹道欢迎,却是一场长达14天的隔离。 “当时,协会倡议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没钱,但是我有车,就这样报了名。这一路倒也没觉得辛苦,只是觉得能不能放我出去,让我继续去拉货?” “可真把我憋坏了!前线有那么多地方需要物资,我现在却出不去。情人节那天,我特别想给老婆买一束花,想给她一个惊喜,也做不到。”他不停地在屋里刷着手机,不放过一线机会:交通运输部强调“对应急运输保障人员不实行隔离措施”,是不是意味着我很快可以出门了? 但疫情当前,容不得半点马虎,王洪涛只能按要求继续隔离。2月17日,王洪涛解除隔离回到小区,但他的心始终在路上。如今,他又驾车前往嘉兴,心里只剩满载着的物资与希望…… 另一位个体司机林周军,1月30日受命从浙江永康提取一 批受赠的防护镜。他连夜开车将其送往温州,第二天又驱车前往台州三门县以及宁波市第一医院,为浙江的医疗物资奔忙。 那些天,他错过了女儿的生日,只得在微信里跟她留言:“对不起,老爸最近在一线抗击疫情,等我忙完,再回来给你补上生日礼物!” 回想起这些驾驶员的点点滴滴,郑时杰想到一句话: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这些师傅正是与你我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平凡却伟大的普通人…… 城市,正在从封印中苏醒 守卫后方的郑时杰,每天都要和他们视频通话,确认平安无事后才能松一口气。他不禁在朋友圈里一次次点赞:“这是宁波集卡人最美的声音!” 郑时杰说,其实蔡校等几位驾驶员在路上,他也承受了巨大压力:在疫情关头逆行至重点地区,万一他们不幸感染,心里怎么能过意得去? 当他隔着手机屏幕看到,师傅们在车里稀里哗啦地扒着泡面,不禁一阵阵心酸。 “临走前,我特意从四川带了蒸好的香肠腊肉给他们,也配了防疫物资、买了人身保险、发了干粮钱。但是,他们都说不是为了钱而出去!” 当然,这些一线“战士”勇毅前行的背后,还有数十家物流业上下游成员的坚实支撑—— 首批捐赠的医疗物资,由宁波昊鑫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无偿承运,而这些集卡车的燃料油,则由安永防爆科技免费加满; 大年初三,宁波天翔货柜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浩慈,接到应援武汉的电话,当即决定无偿提供集装箱仓储。春节期间没有装卸工人,公司行政人员就轮番顶上; 宁波市物流协会执行会长梁三博,是这场支援武汉行动背后的总协调人,哪里有物资、哪里有需求,都在他手机里的上百个微信群里,从早上8点响到次日凌晨4点…… “抗疫一线勇士们的事迹值得大写特写,是他们弘扬了社会正能量。随着企业复工潮的逐步推进,我们协会的重心也将作调整,更多地为企业复工复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梁三博说。 目前,这些物流人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还有很多——企业复工开始,自用防疫物资的对接也必不可少;部分道路限制,导致员工无法顺利到岗;产业慢慢苏醒,工厂与贸易商的一批批库存,更要通过物流输往港口乃至世界…… 21日下午,在路上奔波将近一个月的蔡校,辗转湖北、安徽,终于回到宁波。而这次,他载回宁波的货物,已经从原先的援救物资,变成了外贸出口商品。 下高速时,他发现高速卡口的查验点已经撤除,原先的重重关卡已不复存在。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城市正从封印中逐渐醒来—— “我们已经能看到胜利的曙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消极而封闭的隔离生活中,走向积极乐观的生活,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