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节后两融余额变化情况(亿元) |
 |
节后融资交易情况 |
 |
A股各大板块市盈率 |
 |
北上资金流向 |
股民体感如何? 据统计,截至2月21日,A股流通市值为50.58万亿元,较节前增加2.37万亿元。据中国结算官网数据,截至2020年1月底,A股投资者数量为1.60亿,以此粗略估算,春节以来A股投资者平均盈利1.48万元。 那么,股民真的都赚到钱了吗? 统计显示,尽管各大股指涨势如虹,但个股行情却分化严重。近半个股涨幅不足2%或下跌,仅有2成多个股涨幅超10%,而涨幅超20%的更是不到1成。 这样的结构性行情,或许让不少普通投资者赚了指数不赚钱。股民的“体感”会是怎样?记者进入东方财富网“股吧”一探了究竟。 “想换股换不了,三只股,两只深套,一个舍不得……”“指数上天,个股不涨”“要么涨得你不敢买,要么跌到你怀疑人生”“年后跌的还没回本”“我的股票怎么都趴着起不来”“还亏25% 没脸见人了”“自从成交额破万亿,连续亏损”“这几天一直亏损……佩服自己是人才”“天天神同步,赚指数亏钱!”“本周连赢5天,但只赢回上周输的一半”“大盘涨了那么多,十几只自选股却天天涨一二分”……可见,赚了指数还亏钱的不在少数。 尽管如此,散户入市的热情不减。百度搜索指数显示,近期用户对“股票开户”的关注度几乎直线攀升,A股2月17日放量上涨时,关注度达到峰值。目前,该指数已经达到2019年2月底、3月初的水平。 “最后一次的逃命机会……”一位网友2月21日的警示贴迎来大量网民嘲讽。“已经满仓,这个时候再犹豫就不要炒股了”“连续三天放量,这就是牛市的趋势”“连续三天破万亿,券商发力,牛市不远了,去年都没有这样的行情,该进入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底部放量!趋势确立!”“股市只要有钱就会上涨”……看好后市的人依然不少。 当然也不缺谨慎者。“今天冲高空仓了,不玩了,太吓人了”“祝大家发财吧,我是看不懂了”“大部分股票都没有涨过开盘第一天跌的,怎么能叫牛市”“”“节后疫情暴跌的修复行情而已,根本就不是什么牛市!”…… 面对指数连续暴涨,多数散户是不淡定的。有懊悔捂股不动赚不到钱的;有跟风操作只赚了蝇头小利的;更有后知后觉又禁不起诱惑追涨被套的…… “当你接近回本时,反弹戛然而止;当你获利出局时,黑马横空出世;当你自鸣得意时,空袭如期而至;当你身无分文时,好股遍地都是。”这是一位网友的肺腑之言。事实上,这也是股市中绝大多数散户的真实写照。 行情始终按照多数中小散户的意愿反向演戏。所以,“股神”巴菲特的经典语录“当别人恐惧时贪婪,当别人贪婪时恐惧。”才会成为至理名言。 跟风和追涨杀跌是多数投资者难改的习性,“群羊”效应是亘古不变的规律。研究发现,在概念股炒作中,超级大户与中小散户的买卖行为刚好相反,普通投资者追逐热点的投资行为通常是不理性的。 牛市真的要来? 据统计,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共有46次站上3000点。但此次有些与众不同,即在突破3000点的同时,沪深两市的日成交额也突破了1万亿元。此前,这一情形仅在2019年3月4日发生过一次。如将站上3000点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门槛”设在9000亿元,则此类“带量突破”共发生过5次。 近期市场的量价格局与去年上半年的牛市颇为相似。2019年3月4日,上证指数时隔9个月重返3000点大关,当天两市成交额同样突破了1万亿元。在那之后,沪指先是围绕3000点震荡了约1个月,随后又冲高至3288.45点。 从历史行情看,“带量突破”3000点后,市场短线可能会出现震荡整固,但中期乃至长期的强劲态势大多得到延续。 基金人士认为,A股短期或转入震荡走势。当前,市场情绪较高,赚钱效应明显,但投资者如果着眼于短期投资思路,很难避免操作失误。疫情对A股的情绪冲击已经过去,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将成为影响后市的主要变量,投资者宜着眼中长期进行投资。 面对近期科技板块的持续逼空,宁波某资深扭伤表示,科技板块受疫情直接影响较小,加上春节前科技成长板块上涨趋势已经形成,在各种利好政策推动下,领涨市场也在情理之中,但涨幅如此之大,还是大超预期。 另一位大户称,不知道科技还会不会涨,但当趋势逆转时,一定会坚决离场。虽然科技股依然是今年A股投资的主线,但也是时候考虑选择一些估值合理的领域布局了。 通过梳理历史数据,中金公司称,近期万亿的单日成交对应的换手率约3.2%左右,略高于历史均值2.4%,但离历史的“危险区”5.5%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说明市场情绪快速恢复但还未过热。但短期快速修复后,市场累计的涨幅可能需要整固,调整不可避免。 数据显示,尽管A股节后涨势如虹,但15个交易日里主力资金仅有3个交易日净流入。2月以来,主力资金已累计净流出3257亿元,比今年1月增长1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