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被有效防控,全国各地企业复工复产正在稳步推进。 在这轮复工复产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宁波企业在短时间内复产达产率便高达100%,这背后都有一件共同“杀手锏”——工业数字化! 在这轮疫情冲击下,工业数字化也正成为企业化危为机的最大的动力和有效途径。工业数字化的春天到来了吗? 推动企业迅速恢复产能 上周五,记者来到鄞州区云龙镇的宁波纬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简称纬尚),公司不仅恢复正常生产,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还在近几天追加了订单。企业能在特殊时期抓到增量,除了人员复岗率高,更得益于其近几年大手笔的数字化改造投入。 从2017年起,纬尚就投入近1亿元资金用于数字化和自动化产线的改造,他们联合本地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大正机器人,对其机加工、热处理等工艺流程进行自动化改造。使用工人数大大降低,从原来的近1000人减少到600人左右,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绝对不良率也下降了80%。 “原本一条生产线需要8个人,现在2个人就可以顺利运转,而且工人的操作不难,在特殊时期可以采取补位顶岗等灵活的方式实现顺利复产。”纬尚常务副总经理龙刚表示。 同样以工业数字化抢赴“春天之约”的还有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旭升是我市进行整体数字化改造较早也是较为彻底的企业。 新的车间内,清一色的日本马扎克、德国巨浪的数字化成型加工装备,并且上线了完整化的生产控制系统,这使旭升在复产后,迅速恢复元气。 “一个星期以来,公司有50多个集装箱发往海外。”宁波旭升副总经理林国峰介绍。因为如期交货,旭升“史无前例”地收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五六家全球著名汽车厂商的“表扬信”。 为了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旭升近几年相继投入了1.5亿元,对车间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它就像个‘杀手锏’,让我们在同行中脱颖而出。”林国峰说,在企业迅速恢复的产能里,数字化车间的贡献率占一半。今年2月,多数车企产值大幅下滑,旭升却不降反升,产值同比预计增长50%。接下去,旭升将继续加大对智能化改造的投资力度。 通过数字化加速复产的还有宁波华朔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这段时间,我们一半的海外订单是靠4个数字化车间里的160台机器人完成的。”华朔副总经理张正来介绍,4年来企业投入近5亿元建设数字化工厂。过去,一条汽车变速箱箱体生产线需要20多个工人,现在只需要七八个,生产效率平均提高了30%。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有7993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项目8815个,其中5770个已竣工。已竣工的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63.7%,企业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7%。而这些企业的复工复产节奏明显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