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人驾驶汽车在杭州湾新区进行路测。 |
新型基础建设(简称“新基建”)成为最近高频热词。从2月3日到3月4日,仅中央层面就至少5次部署与“新基建”相关任务。宁波也出台了相关意见,着力发展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5G+”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 不同于以往的“铁公基”,新基建包含7大领域,分别是: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那么,就现有的产业基础,这7大领域宁波有哪些现成的机会?又有哪些需要谋篇布局,抢抓机遇的呢? 我们大致可以把这7个领域分为两大部分,一类是暂且称为“硬核基建”,包括5G、特高压、城铁轨交、充电桩,以硬件投入为主导;一类为“软核基建”,大数据、AI和工业互联网,以科研和软件为主导。当然5G应该属于“软硬兼施”的领域。 总体上看,硬核基建,宁波普遍有一定基础,并有了一批站得住脚的企业;而软核基建是宁波需要大力谋划和发力的领域。 我们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来看—— “宁波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5G的主要产业链按不同时间端,可分为三个阶段——建设期、运维期、应用期。 去年6月,5G正式发牌,3个月后正式商用,目前即将进入建设高峰期,尽管受疫情影响,进度可能放缓,但大趋势不变。 建设期涉及的产业板块,包括基带芯片、通信模块、终端天线/射频、基站天线、射频模块、微基站设备。我们不妨对照来看看宁波的产业发展情况—— 上游材料已有布局 基带芯片涉及的是半导体行业。宁波半导体行业目前主要也是集聚在两头:一头是材料、一头是封测。 江丰电子是国内溅射靶材龙头,公司在投资者互动中也表示,5G的推出将有力促进溅射靶材销售规模的扩大。金瑞泓是国内领先的硅片供应商,自然也将享受5G的红利,下游还有康强电子、甬矽电子等封测企业,同样受益。 除了芯片材料,博威合金、东睦股份等企业,也在5G产业链上供应了一些基础材料或零部件。博威合金2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其研发的5G手机专用散热材料(一种合金散热材料),目前在小米等品牌的5G手机上已经批量供货,未来随着5G手机渗透率的提高,材料使用会进一步提高。 而东睦股份旗下子公司华晶于2018年成功进入华为核心供应链体系,为其手机提供MIM结构件(合金构件)、5G路由器等产品。 同时,近期公司公告拟收购国内MIM领军企业上海富驰高科75%股权,以同时打入苹果和华为核心供应链。 除了这些已经名声在外的企业,宁波还有一些企业也早已进入战场。鄞州潘火街道有一家名为华瓷通信的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射频前端模块产品,一直是华为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从2013年落户宁波中物科技园开始孵化,至2016年,公司销售收入便达5000万元,2018年突破3亿元,2019年继续保持高增长。 目前,华瓷通信是国内最专业的5G金属滤波器供应商之一,其生产的滤波器尺寸只有传统金属腔体滤波器的十分之一,性能却是其他材料的1.4~2倍。可以说,华瓷通信是宁波为数不多真正提供5G核心器件的企业之一。 尽管如此,但宁波在5G上游产业中并没有龙头领军企业,这与宁波缺少5G原始性创新科研机构有关。因此,去年发布的《宁波市5G应用和产业化实施方案》也提到,宁波将大力推进宁波大学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建设,积极对接电信运营商集团总部创新资源,争取在宁波设立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分院、中国电信5G创新中心宁波分中心等科研机构,支持华为、中兴等设备供应商在宁波建立研发中心,争取诺基亚“基于工业制造的5G实验室”在宁波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