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11日,Luca家乡Alba本该人满为患的街区已空无一人。 |
记者 严瑾 如果意大利的疫情不曾爆发,3月的Luca早已返回宁波的办公桌,静候一批批载着汽车配件的集装箱赶上交期。现在,他却只能和父母守在家乡Alba的屋内,盯着满屏的新闻,就连微信头像也换成了心碎的模样。 在这场名为新冠肺炎的战疫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词的意义,从未显得如此淋漓尽致。截至3月14日,疫情已蔓延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感染数以万计人群的“全球大流行”。无论是高官政要,还是文体巨星,都无法幸免。 病毒的阻隔,还让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慢下了步伐。一周内,美股的两次熔断,说明在公共卫生的隐忧之外,国际经济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这场席卷全球风暴的亲历者,那些远在海外的贸易商,有着更多的感同身受…… 抗疫的警钟已然长鸣 A Luca是汽配跨国企业Westport Fuelsystems宁波办事处的采购经理。1月22日,他和宁波女友回到意大利南部的家乡过春节,不料第二天就传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消息。 目睹国内没有硝烟的“战疫”,Luca发了数条朋友圈,为中国和宁波加油鼓劲。为防患于未然,他立马去超市给家人们采购了150多个口罩,以及消毒水、洗手液,甚至维他命C含片。 彼时的大多数意大利人,尚未感受到危机将至。2月3日,Luca去米兰机场送女友回宁波,自己则按照公司的要求留了下来。早就开启防护的他发现,无论是挤满人群的地铁、还是人来人往的机场,几乎没有戴口罩的人,这让他非常着急。 “直到上一周,年轻人还在周末出门聚会,深信自己不会感染。后来他们才渐渐意识到,新冠肺炎不是流感,更不是一场玩笑!”Luca说,“我一直在呼吁大家提高警惕、重视防疫,但当时没有人相信。现在,超市已经连防疫物资都买不到了。” 令Luca扼腕的事,还是不幸发生了。3月以来,意大利确诊病例迅速破千,每天更是数以千计地增长,使其不得不实施全国性封锁政策。学校关闭、餐饮关门、意甲联赛取消、米兰家具展延期……原本热闹如上海新天地的商业街区,现已空无一人。 他蓦然发现,每一个滚动播报的冰冷数字,竟与他亲人的安危离得那么近。Luca的姐姐在费列罗集团工作,因为咳嗽而暂时离开了办公室;而他弟弟的妻子,是一位接触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护人员,近期出现了一些症状,却因为试剂盒短缺,被告知只能居家隔离。 “和我一起居住的,只有71岁的父亲和66岁的母亲。父亲坚持想出门散步,但我一直劝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哪怕是拿确诊人数吓唬他、对他大喊,也要尽力说服他。” Luca这一番无奈的呼喊,远在美国的华裔五金工具采购商Leo恐怕也能有所共鸣。3月9日,Leo搭乘飞机从纽约回到芝加哥附近的一座小城,留意到满载的航班算上他,一共仅有3个人佩戴口罩。下飞机后,“纽约确诊突破100人”的新闻映入弹窗,让他着实有点慌: “在美国,戴口罩意味着你生病了,而在中国却意味着预防生病。到了公共场合,我还是把口罩拿下了,因为不想太鹤立鸡群。但这里的华人社群对疫情更为谨慎,早在2月就买了口罩,聚会也不参加了,连孩子周末上的中文班也改成了视频授课。” 好在美国的防范意识在加强——Leo注意到,人们洗手的频率在增加,公司在讨论是否要取消出差,而哈佛、斯坦福等名校也已关闭校园。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应对新冠肺炎的紧急状态”,终于为美国敲响了振聋发聩的防疫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