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封面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雨绸缪抢抓体育休闲产业爆发商机

    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 汪雅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过后,被抑制、冻结的各类消费将反弹释放,人们会更加关注大健康产业,同时也在倒逼文旅体行业“换道超车”。

    宁波应未雨绸缪,前瞻谋划布局体育休闲产业。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把东钱湖打造成为国际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从“旅游+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休闲+体育”“会展+体育”“科研+体育”等方面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和服务链,推动体育与旅游、文教、农林牧渔、健身用品制造、中医药、养生养老、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满天星星独缺月亮

    疫情过后,人们将从居家型消费向户外体育锻炼、旅游休闲、运动康养、健康体验消费转变。根据2003年“非典”过后的例证,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呈井喷式、报复式增长。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目前,体育旅游每年呈现14%增长趋势,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

    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地各级部门已出台帮扶文旅体产业发展的刺激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在开展国家体育消费城市试点工作;北京市已出台针对冰雪企业的帮扶政策;上海市已出台促进体育企业抗疫情稳发展12条政策。尤其是随着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更将推动体育休闲市场的复苏和扩张。

    事实上,宁波的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业发展迅速。宁海的户外装备、北仑的户外帐篷与运动服装、慈溪的运动鞋及自行车、鄞州与奉化的运动服装、东钱湖的划桨、象山的钓具、梅山的赛车场、游艇等产业,都已形成块状经济。

    不过,宁波的体育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体育休闲旅游产品供给不足。虽已涌现出东钱湖、镇海九龙湖、梅山岛、奉化溪口、大堰镇、象山松兰山、灵岩山、余姚四明山、慈溪达蓬山等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每年举办的各类国家级赛事也有50项以上。但“满天星星独缺月亮”,缺乏标杆性的体育休闲目的地,体育产业尚未形成高质量发展体系。

    以东钱湖为突破口

    高位谋划,绘就体育休闲产业发展蓝图

    应对此次疫情影响,建议宁波既要“救急”,也要“谋远”。尤其是在约束条件下,更应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尽快启动编制宁波体育休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7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示范基地项目入围“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且已经形成业态丰富、设施健全、赛事经验丰富的产业格局。相比较而言,在全宁波大市范围内,东钱湖是最具有实力发展体育休闲产业的区域。但当前,东钱湖体育休闲产业存在定位不清晰、产业不健全、布局不明朗的问题,急需围绕打造“国际一流体育休闲旅游目的地”展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布局。

    基于宁波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依托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禀赋,科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根据现有“创智钱湖”的功能定位,东钱湖应体现出“空中瞰钱湖、水中玩钱湖、岸上竞钱湖、山上看钱湖”的体育休闲产业发展格局。

    建议充分发挥宁波(东钱湖)山、海、河、湖、溪、瀑、泉等资源俱全的比较优势,重点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海洋体育等运动休闲产业,因地制宜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级运动休闲示范区、国家体育公园。积极培育体育康复、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打造一大批优秀体育俱乐部、示范场馆和品牌赛事,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机构。

    建议整合提升宁波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产业链。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动器材装备,重点支持可穿戴运动装备、智能运动设备、运动康复设备的发展。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重点打造户外健身器材、运动护具、游艇、滑雪板、轮滑、钓具、全地形车等体育用品制造产业集群。

    建议支持体育休闲与健康服务融合发展的格局。重点谋划打造以体育健康休闲产业重大项目为载体,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体育健康产业集聚区。

    巩固优势,筑牢体育旅游特色运营模式

    当前东钱湖区域由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牵头管理,度假区内有东钱湖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宁波雅戈尔动物园、东钱湖和达水上乐园等文旅公司,以及海岸线皮划艇俱乐部、捷安特俱乐部、逸帆航海俱乐部等运动俱乐部,初步形成了“管委会+文旅公司+俱乐部”的产业发展模式。

    建议东钱湖借鉴瑞士洛桑的经验,发挥文旅公司、俱乐部等多元化运营主体的组合优势,拓展更多的市场主体,招揽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如中国龙舟协会、中国高尔夫协会、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分会等,积极吸引国际组织中国区域中心落户东钱湖,增强国际标识度。

    赛事引爆,形成“四位一体”赛事体系

    宁波体育赛事市场已有一定基础,既具有CBA男篮、中国女排、海天乓超、鄞州网球等传统主场赛事,又引进了世界方程式赛艇X-CAT比赛、山地马拉松挑战赛、国际拳王搏击挑战赛等专业赛事,尤其是去年在东钱湖举办的国际划联首届龙舟世界杯、马拉松两大国际赛事,赢得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赞赏。东钱湖环湖骑行、东钱湖铁人三项、自行车挑战赛,加上龙舟、帆船等水上运动赛事,形成步行、车行、舟行、骑行“四位一体”的钱湖赛事体系。

    当前,东钱湖体育赛事还相对较为单一,需积极引进申办国家级、国际级等大型赛事,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新模式。建议迅速升级定位马拉松、自行车、龙舟、赛艇、帆船等赛事的级别,扩大国际影响力,通过固定赛事举办周期,提升东钱湖在国际体育休闲界的地位。

    同时,开发形式多元化、赛事大众化的比赛模式,提高赛事的参与性。比如,组织围棋赛、象棋赛、羽毛球联赛、家庭游泳接力赛、水上瑜伽表演赛等趣味性高、参与度强的赛事,最终形成具有东钱湖特色的品牌赛事群。

    运动集聚,打造山水户外运动天堂

    东钱湖可借鉴新西兰皇后镇“2万人小镇以体育产业每年吸引200万游客”的发展经验,根据四季气候特点,推出山地户外、水上、汽摩、体育探险等多元化产品。

    建议在福泉山区域,开展一批露营、丛林穿越、定向与导航等新颖型、时尚型山地户外项目。因地制宜挖掘一批速降、单车越野等极限型山地户外运动,开发一批具备区域特色的新型运动项目,创新山地户外运动融合发展模式。在湖滨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羽毛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滑草场、室内滑雪场和大型体育主题公园。挖掘东钱湖越窑青瓷遗址的文化内涵,适时推出水下考古、潜水运动项目。在谷子湖、南湖、马山湿地区域,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水上运动设施,开展游泳、皮划艇、赛艇、龙舟等大众化水上项目,旨在打造宁波山水户外运动天堂。

    业态延伸,促进六大“+体育”协同发展

    要实现宁波体育休闲产业可持续性发展,还要从“文化+体育”“教育+体育”“大众+体育”“休闲+体育”“会展+体育”“科研+体育”等方面协同发展。

    “文化+体育”方面,优化产品设计,拓展营销渠道。充分利用“文化+旅游+体育”的资源,提前布局疫情后的报复性增长期。做好品牌宣传,鼓励全民营销。积极支持宁波元素的体育专题片、体育电影等创作和传播。支持发展体育传媒新业态,促进消费者利用各类社交平台互动交流,提升消费体验。定期举办体育嘉年华、体育产业博览会。

    “教育+体育”方面,强化体育培训能力和品牌,保持培训师的高质量,继续深耕产品,不断进行课程研发和课程迭代。充分利用东钱湖龙舟、帆船、赛艇、铁人三项等专业性强的体育运动活动经验,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培训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员研发不同课程产品。争取举办更多职业赛事,联合大学、中学、小学形成产业服务链。加强体育研学教育方面的营销,主动寻求与市内外中小学的合作,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及营地夏(冬)令营,打造传统校联赛、俱乐部联赛、营地夏(冬)令营三项品牌。利用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大学及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长三角高校资源,邀请英国诺丁汉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名校举办东钱湖世界名校赛艇邀请赛。

    “大众+体育”方面,拓展参与性高的大众体育项目类型,积极举办家庭参与式、目标团体类的大众化体育赛事,如单车、马拉松、羽毛球等。注重观赛前和观赛后的休闲与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通过赛事吸引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多留几日,让宁波成为大众体育休闲旅游的首选地。

    “休闲+体育”方面,建设城市运动休闲公园,在公园里可以选择野营、划船、登山、山地自行车等各种户外游憩活动,打造水上运动休闲基地、陆地养生休闲基地、运动休闲娱乐小镇。完善咖啡店、餐馆、饮品店、书吧等休闲场所的布局,构建环东钱湖步行、骑行、车行、舟行的休闲路线。

    “会展+体育”方面,依托兴建中的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引进举办国际体育与运动健康论坛等大型会议,组织国际高水平的体育旅游、国家公园与户外运动发展高峰论坛,承办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高端体育装备品牌的新品发布会。配合单车、赛艇等赛事推出体育用品展览、论坛。进一步挖掘东钱湖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沉淀,策划举办东钱湖财智论坛和体育文化产业研讨会、展会,主动邀请胡润财富论坛、国际旅游休闲大会、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发布会会址落户东钱湖,体现“财智”特色,实现资源整合、资源互换。

    “科研+体育”方面,对应“创智钱湖”的功能定位,引入耐克、锐步、斐乐等一批国际大品牌的研发中心,并集聚宁波本土体育高端装备的产业研究总会和产品研发中心,聚焦智能体育,成为体育装备研发基地。宁波的各类智库应加强体育休闲旅游方面的调研,注重对旅游目的地和场地、制约因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等的研究。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R/VR等技术推动旅游大数据、景区物联网、游客体验式交互等智慧体旅发展,将宁波东钱湖打造成体育产业的策源地、研发场、量产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