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观察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0年03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270万人从事制造业
数字经济产业崛起 来看宁波经济家底

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情况

按行业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2

    新动能蓬勃兴起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枢纽型节点城市,宁波正依托制造业优势发展数字经济,引领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18年末,全市从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865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1.4%。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9个,占规模以上工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6.1%;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357个,占41.3%;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109个,占12.6%。

    从占比来看,数字经济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相关行业人才的储备上,也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2018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429个,从业人员55108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2.4倍和57.1%。

    浙江文谷软件是宁波本土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最近开启了该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在宁波,像文谷软件这样的服务商正在成为一股新势力。2018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81.1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41.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9.3亿元 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投入,而R&D(全称“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也被作为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统计显示,2018年度,全市企业科研经费投入显著提升,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239.6亿元,同比增加20%,比2013年增长68.8%。全市R&D投入强度提高到2.6%左右。

    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中,仪器仪表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造业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位列前三,分别是3.38%、2.35%、2.2%。 研发投入的稳定增长,让宁波制造充满活力,涌现了一批单项冠军。然而,宁波R&D支出占GDP比重仅为2.4%左右,而厦门、武汉、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均已超过3%,深圳超过4%,西安更是高达5%。可见,宁波在科研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经济普查是对一个区域经济“家底”的全面排摸,也让我们对今年的发展更有底气,更有冲劲。 透过一组组数据,不难发现,一个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宁波,正在向我们走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